刚刚采访了极氪科技副总裁林杰、徐云和陈奇,不完整采访记录如下:-为什么会有极氪

映梦说汽车啊 2025-07-10 01:20:56

刚刚采访了极氪科技副总裁林杰、徐云和陈奇,不完整采访记录如下:

- 为什么会有极氪 9X 那个横风测试,对于我们在杭州湾工作的同事来说,经常要开跨海大桥,这是很常见的场景。我自己开车经常会遇到。

其实大型 SUV 的被动安全和苛刻场景里的安全性是非常非常强的。我们现在有了一个中央超算,可以联合所有的执行器组合应对一些极端场景。

- 极氪 9X 是「领克向宽、极氪向上」战略的一个关键。这么一款好产品,如何做好营销,我们觉得要和用户互动起来,而不是单方面的输出。

我们发布先享计划,就是希望和用户建立联系。我们原计划在 8 月成都车展才发布预售。但现在我们会在配置定义、定价这些方面和用户互动,通过一些共创更准确地了解用户的需求。

- 智驾自研不自研取决于你公司的定位、自身的能力和用户思维的深度。你如何定位你自己,你是一个制造公司还是一个高科技公司。基于智驾延伸出来的业务是很多的。未来许多高科技公司会从今天的车企中诞生。

第二是你自身的能力。今天绝大多数车企都在拼命自研,如果没有自研能力,可能就只能用供应商模式了。

第三是用户思维。如果你用供应商模式,很多基于用户需求的衍伸开发工作,肯定是要慢一些甚至没法满足的。这个角度自研相比供应商优势要太大太大了。

- 我提前准备过了,对我的销量提问是跑不过去的。其实我在内部和大家讲,做豪华一定需要时间,不是一时的。现在我们有很多的周榜,我现在要求团队,不要太关注周,甚至是月度的波动。

极氪品牌现在单车售价是 30 万,如果我们简单的以价换量,一定可以的。但我们今天不想这么做,我觉得要看长线,我觉得要更加重视用户的权益。用户非常重要,特别是打造豪华品牌。

对于极氪,我们现在要的是质量,是健康的销量,我们要看长远。

其实领克也有起伏的,大家也了解,但我们就是坚持自己的定位不动摇。低价的品牌中国有太多了,再多一个极氪,没有任何意义。

对于极氪来说,我们有打造 009 的经验和能力,我们有浩瀚 – S 平台,我们是有条件的,所以一时的销量不会影响我们的方向。

- 智驾技术一直在快速地发展,如果你跟不上肯定是落后的,一步落后步步落后。我们飞快的迭代技术路线,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持在第一梯队。为什么能这么快,好的架构是一个基础,好的体系是保障。

我们需要一个好的架构,能够适应快速迭代的技术路线。第二个好的体系,很多车企很多公司做智驾都只是在做产品,而没有体系的沉淀,我们希望把个人能力沉淀在组织里。我们有很多的工具链体系,从需求、开发、版本构建、测试用例,这些可以让我们快速的跑起来。

- 今天主要讲技术能力。极氪 9X 的光辉版正在开发,可能要到明年的中旬才会推出,和现在的版本是不一样的,还需要一些时间。

- 每一种渠道都有其优势和劣势,领克品牌是既有自营,也有经销和代理。极氪比较纯粹,是直营,后来的极氪家也是直营,只是投资人持有物业。近期我们在对渠道进行一些新的思考,如何在极氪上发挥出直营优势,同时也发挥一些经销、代理的优势。

在一二线城市,我们会继续坚持直营,在三线城市,能效比较高的城市,我们会继续坚持直营,但三线更下沉的市场,我们会启用代理,但定价还是一致的。在五六线城市,我们会和领克共同建立渠道,但保持服务标准不变。这个工作我们已经开始,上个月已经有十家,今年会有将近 100 家代理渠道进入极氪。

- 我在各种场合丝毫不掩饰我是纯电的拥趸,但用户的需求是非常确定的。现实的情况是我们最大的电池组要做到续航 1000 公里,确实做不到。有一些车型为了追求续航,需要考虑风阻,甚至考虑轮胎的宽窄,又会带来很多其他的问题。

当你把发动机放进去,你发现很多的纯电施加的限制,全部都释放了。

至于超级电混会不会导入其他车型,一切要看用户需求。只要用户想要,我就给你们开发。我是为大家做产品的。

- 智驾的监管影响肯定还是有的,我们自 3 月起就没有 OTA 了,我们内部积压了好几个版本,有十几个功能在等待审批上车。现在我们的一个版本已经进入审批的最后阶段了,等拿到了监管放行,我们也会尽快地给用户推送。基本原则是按照国家的要求合规合法的处理吧。

- 今年上半年吉利超过 140 万台,创历史新高,考虑今年下半年的产能和产品节奏,所以我们对全年的销量进行了调整,300 万台之高。极氪是吉利的金字塔的塔尖。其实这几年领克的发展我很有感触,如果没有一个大集团在后台做支持,你很难实现这样的品牌和目标。

领克 900 的推出,很多人也担心定价原因。但我们上个月销量 5000+ 台,这个月可以突破 6000 台,我现在收到最多的投诉,还是交车问题。也算是幸福的烦恼。

今年三排座 SUV 的数量整个行业有接近 30 款,但是有一点,有销量的就在前面这几台。吉利有银河 M9、领克 900 和极氪 9X,这也是建立在充分的战略协同下做出的产品规划。

我们就是要让 900 先行,要把腰部扎好。20 万是银河 M9,30 - 40 万是领克 900,50 - 60 万是极氪 9X,我们的目标是都要做到各自细分市场的 TOP3。

- 9X 的价格请允许我过段时间再和大家披露,大家可以根据我刚才说的预估一下大致的价格区间。今年 8 月成都车展我们会进行预售,争取在 9 月底会进行试驾,上市时间目前还没有确定。

- 极氪的超级电混是单档,你只要分析一下场景和技术就会发现,不需要双档的。目前这一套动力总成主要是 9X,极氪会主要放在大型车上。

- 9X 会更加的宜商宜家,商务用途也是很重要的场景。对于副驾屏,不是技术问题,如果用户有一些需求,我们也可能会开放一些选装。

- 关于辅助驾驶确切的计划还很难回答,只能说估计会很快。

对于 L3,从法规来讲是一个责任主体的变更,实际上是系统安全性的一个阶跃式的提升。从 L3 开始,我们需要系统性的设计,包括软硬件的冗余备份,都是基于安全的考量。L3 和 L2 最大的区别就在安全性,对智驾来讲其实是有个质的飞跃的,我们连 HMI 都做了备份。比如有些时候系统受限但你 HMI 失效了告警告不出来也是有问题的。

- 如果你要讲一个 9X 最大的差异点,我认为还是浩瀚的超级电混。加速、充电、性能,都是碾压同级的。另外关于安全、AI 数字底盘,也很有亮点。我们更多是做科技豪华,我们不做那种古典豪华。

- 对于智驾,我现在要求我们的团队在做智驾传播的时候,还是要保守。如果大家有 007 GT 的话,我强烈建议大家体验一下。我那天和大白讲,一开始这是个机器,现在它是个司机,我问大白它什么时候能变成老司机。

我们极氪的用户,如果是非浩瀚的方案,的确用户对智驾的满意度确实不是特别好,但我们浩瀚的版本,用户的反馈还是不错的。

在智驾的营销方面,我们希望做的比说的更好,而不是说的比做的还好。先把体验做上来,然后营销跟上。今天领克 900 就是浩瀚 H7 的智驾。当时用户对智驾的期望是很低的,比极氪用户要更低,但很多提车后是高度满意的。

- 这款 SUV 对很多用户来说是比较终极或者是升级的产品,我们希望不留遗憾,我们目标是占据 TOP3,这个很清晰。对 9X 寄予很大的量是不切实际的,但我们希望它还是要有一定规模的。

0 阅读:12
映梦说汽车啊

映梦说汽车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