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舔美国之后怕事闹大,越南总理主动找中方解释,并作出重要承诺! 7月7日,越南总理范明政在金砖峰会期间,主动找到中国代表团,就与美国新达成的关税协议问题向中方表明立场。 7月2日的时候,特朗普在社交媒体高调宣布与越南达成“历史性贸易协议”。这份被舆论称为“霸王条款”的协议中,越南对美出口关税从最初威胁的46%降至20%,但附加了一项致命条款:对经越南转运的第三国商品加征40%惩罚性关税。 这一条款被广泛解读为针对中国“洗产地”贸易的狙击,而解释权完全掌握在美国手中。作为交换,越南向美国全面开放零关税市场,甚至接受美国海关入境稽查,被批评为“经济治外法权”。 消息传出后,中国商务部迅速表态,正在开展评估,并强调“坚决反对任何一方以牺牲中方利益为手段达成交易”。越南此举不仅直接冲击中越产业链合作,更触碰了中方红线。 数据显示,越南对美出口的约33%为中国商品经简单加工转口,涵盖电子、光伏、纺织等领域。而美国要求的“实质性转变”条款,更逼迫越南企业实现40%本地化率,试图切断中越产业链联系。 面对中方压力,范明政在金砖峰会的主动解释显得尤为关键。根据越通社报道,范明政在会面中强调,越南始终将对华关系视为外交优先方向,美越协议不针对第三方,愿通过对话解决分歧。 他特别提到,越南将严格遵守原产地规则,避免中国商品因规则漏洞被误判为“转运货物”。这些表态显然是对中方关切的直接回应,试图缓解中越关系紧张。 但越南的妥协早已埋下隐患。早在4月,越南总理范明政在工作会议上就曾表示,要防止对其他市场造成负面影响。当时外界普遍认为这是越南向中方作出的承诺。 然而7月协议的签署,却让这种承诺显得苍白无力。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就在范明政解释的同一天,越南宣布对原产于中国的部分热轧卷钢产品征收高达27.83%的反倾销税,为期五年。这种“一边解释一边出招”的做法,凸显了越南在中美间的矛盾心态。 事实上,越南的困境源于其经济结构的脆弱性。越南对美出口占其总量的30%,但60%电子零部件、80%塑料原料依赖中国。美国的关税协议虽降低了部分出口税率,却迫使越南在产业链上“选边站”。 越南国民经济大学副教授阮常谅指出,美越协议不可避免地会对中越贸易造成影响,但这也是中国和东盟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的好机会。他认为,中国市场是美国的四倍,如果越南和其他东盟国家能够更多融入中国市场,就可以摆脱对美国的依赖。 然而,越南的策略调整并非易事。一方面,美国通过关税协议试图将越南纳入其“印太经济框架”,削弱中国在东南亚的影响力;另一方面,越南又不愿彻底得罪中国,毕竟中越2024年货物进出口额已达2052亿美元,中国手握稀土、中间品出口等多项反制措施。这种“脚踏两条船”的做法,让越南在中美博弈中左右为难。 更值得关注的是,美越协议的影响远超双边范畴。协议中40%的转运关税模式,被认为可能成为美国对其他国家谈判的“标准模版”。若美国以此为范本,在与印度、泰国等国的谈判中复制类似条款,将对全球供应链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咨询专家吕锦标指出,美国本土光伏制造能力有限,短期内难以摆脱对东南亚产能的依赖,但关税政策将迫使中国企业加速向中东、非洲等地转移产能。 在金砖峰会这个多边平台上,范明政的解释既是对中国的安抚,也是对国际社会的表态。他试图通过强调越南的“独立自主”外交政策,证明越南并非美国的“附庸”。 然而,现实的经济利益纠葛,让这种表态显得底气不足。正如新加坡总理黄循财在天津达沃斯论坛上所言,东南亚国家寻求的是共赢,而非卷入“零和博弈”。但越南的选择,显然已让自己陷入了这场博弈的漩涡。 未来,中越关系的走向将取决于越南的实际行动。中方已明确表示,评估结果将与越南的态度和选择直接关联。如果越南继续在关税协议中损害中方利益,中方的反制措施可能包括调整稀土出口、加速RCEP中间品贸易等,这将对越南经济造成实质性冲击。 而越南若能在执行协议时采取灵活态度,避免过度损害中越合作,或许能为双边关系留下转圜空间。 这场关税博弈的背后,是全球产业链重构的大趋势。美国试图通过关税壁垒重塑供应链,却忽视了市场规律和企业利益。中国光伏企业已用行动证明,即使面对3500%的关税,仍能通过产能转移、技术创新等方式应对挑战。 而越南在这场博弈中的角色,既是受害者,也是参与者。如何在中美之间找到平衡,考验着越南决策者的智慧,更关系着东南亚地区的经济稳定与发展。
跪舔美国之后怕事闹大,越南总理主动找中方解释,并作出重要承诺! 7月7日,越南总
流水梦寒月影
2025-07-09 23:13:31
0
阅读: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