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斤四两五花肉”,和珅出了上联,本想压纪晓岚一头,没想到,纪晓岚接出的下联把和

锦弦弹心曲 2025-07-09 23:02:12

“三斤四两五花肉”,和珅出了上联,本想压纪晓岚一头,没想到,纪晓岚接出的下联把和珅吓出了一身冷汗...... 在清朝乾隆、嘉庆年间,朝堂之上有两位名臣频频出现在史书与民间传说中,一个是满腹经纶、出口成章的纪晓岚,一个是手握大权、富可敌国的和珅。 两人虽同朝为官,却一文一武、一清一贪,各自的性格与处事方式迥然不同,在历史的舞台上留下了鲜明对照,也在后人口耳相传的故事中,演化出一段段“斗智斗勇”的传奇。 纪晓岚,本名纪昀,字晓岚,是乾隆朝赫赫有名的大学士、学问家,曾总纂《四库全书》,为清代文化事业立下汗马功劳。 他为人耿直,性情豁达,尤以风趣机敏著称,是朝野公认的“妙口文臣”。 而和珅则是另一种类型。 他出生于八旗贵胄,自乾隆早期便深得皇帝宠信,升迁极快,不出数年便位高权重,成为当时权力最集中的重臣之一。 他办事利索,反应极快,是乾隆手下的“红人”,但也因为贪墨聚财、阿谀逢迎而饱受非议。 史书记载,两人在职务上并无太多直接交集。 但这民间传说中,纪晓岚与和珅几乎成了一对“老冤家”。 故事里的纪晓岚足智多谋,言辞犀利,经常在皇帝面前机锋连发,巧妙化解和珅的刁难; 而和珅则善于设局,用尽心机想要扳倒纪晓岚,却总是被对方轻巧反制,处处碰壁。 这些传说显然带有夸张的成分,但其流传之广,足以说明民间对纪晓岚的智慧与清廉抱有浓厚期待,也对和珅的贪腐与权术怀有一种讽刺性的宽容。 今天,我要说的就是关于和珅和纪晓岚的一段轶事。 某日,春日和煦,紫禁城内的乾隆皇帝忽觉心情寂寥,便不声张地换上便服,一人一扇悄然出了宫。 他素来有微服出巡的癖好,既为解闷,也好察看民情。 这次随兴而出,走到半道上,忽见前方街口处,一位熟人身影映入眼帘。 仔细一看,竟是和珅正蹲在地摊前,与一名卖扇的小贩激烈“砍价”,一张俊脸笑得比春风还暖,嘴皮子动得比算盘珠子还快。 乾隆远远站着瞧了一会儿,觉得有趣,便凑上去笑着拍了拍他的肩。 和珅一见是皇上,忙不迭躬身请安。 乾隆也不愿多兴张扬,说了句“今日只当个闲人”,便和和珅并肩在大街上逛了起来。 两人边走边聊,不觉到了中午时分,腹中饥肠辘辘,遂就近寻了家酒馆打尖。小馆虽不华丽,却干净利落,菜也做得香气扑鼻,正合乾隆的兴致。 饭菜未上,乾隆闲得无趣,遂命和珅:“此局三人方妙,你去把纪晓岚叫来。” 和珅一听,自然明白皇上这是要看热闹了,心想:“又要看我和那张铁嘴较量。”却也不敢怠慢,转身便派人快马加鞭,把纪晓岚从翰林院叫了来。 不多时,纪晓岚踱步入座,神情慵懒,嘴里还哼着不着调的小曲。 见面不拘礼,拱了拱手便坐下。 眼看菜肴渐次上桌,三人正要举箸,和珅却盯着桌上一盘色香味俱全的东坡肉,心生一计,笑嘻嘻地说:“臣昨夜偶得一联,今日一见此肉,忽觉正好应景,不若说来助助酒兴。” 乾隆笑道:“说来听听。” 和珅目光一转,手指盘中肉,道:“三斤四两五花肉。” 此言一出,乾隆拍案大笑:“妙啊!此联看似俗,却音节有律,节节递增” 他兴致大发,想要亲自对出下联,可苦思半天也未得其解,便望向纪晓岚道:“爱卿有才,来一对!” 纪晓岚早已剥开鸡腿在啃,听到皇上点名,头也不抬,只慢悠悠地咽下一口肉,抹了抹嘴,张口便来:“五两六钱七把葱。” 话音刚落,屋内先是一静,继而乾隆仰头大笑不止,几乎将手中酒洒出桌外,连声称赞:“好对,好对!节节紧凑,葱香入味,比那肉更添风味!” 转头又问纪晓岚:“不过,你这葱怎么这么贵?” 纪晓岚却回答,御膳房的葱就是这么贵,皇上不信可以去查。 说到这里,乾隆还没有什么反应,反倒是和珅心里一惊。 原来,御膳房归内务府管,一旦乾隆查账,岂不是自己贪污的事情就要败露。 不过,和珅还是低估了乾隆对他的喜爱。 最终,乾隆虽然查了账,但并没有责怪和珅,只是罚了他的俸禄,此事就不了了之了。

0 阅读:71

评论列表

清澈的虚幻

清澈的虚幻

2
2025-07-09 23:58

万紫千红百结花

猜你喜欢

锦弦弹心曲

锦弦弹心曲

锦弦弹心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