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感到非常的意外!在美国推出“大而美”法案之后,美媒表示,中国竟然一个字都没有

如果三战爆发 2025-07-09 22:42:10

美媒感到非常的意外!在美国推出“大而美”法案之后,美媒表示,中国竟然一个字都没有对美国进行批评。7月7日,纽约时报刊文表示,特朗普的这项措施将导致美国国债在未来十年内增加至少3.4万亿美元,现在的美国无疑就像一个信用卡透资的孩子。而这样的债务扩张会增加美债风险,但中国对此却保持沉默。 大家怎么看,一起评论区唠唠! 其实细看这个法案,简直就是一个财政“定时炸弹”,企业税率从35%直接砍到21%,还要削减1200万人的医疗保险和食品券福利。 更让人意外的是,法案还取消了新能源补贴,反而给传统能源行业输送巨额资金,直接导致美国清洁能源投资暴跌42%。 连特斯拉老板马斯克都看不下去了,在社交媒体上痛批这是“疯狂而具有破坏性”的举措,但中国面对这样一个千载难逢的批评机会,却选择了保持沉默。 美媒对此提出了两个猜测:一是中国怕激怒特朗普,二是中国乐见美国自损,但这两种说法都过于肤浅,要知道,在中美贸易战最激烈的时候,中国都敢于强硬反制。 而且现在中芯国际正大举扩产,新能源装机规模也在持续攀升,哪里像是害怕的样子? 实际上,中国的沉默背后藏着更深层的战略考量。 首先是金融维度,中国正在稳步调整美债持仓,从2018年的1.1万亿美元降至现在的7570亿美元,与其在舆论场上口诛笔伐,不如用实际行动降低风险。 再从产业角度看,中国正专注于新能源和高科技领域的布局,当美国还在为减税政策争吵不休时,中国已经在为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埋头苦干。 这种“只做不说”的态度,恰恰体现了大国应有的战略定力。 而这场看似简单的沉默背后,其实暗藏着中国应对国际局势的智慧。 正所谓“言者无意,观者有心”,有时候保持沉默,比一千句批评都更有力量。 在外交层面,中国的沉默更显示出高超的博弈智慧,当美国政客们在国会为这3.4万亿美元债务争得面红耳赤时,中国选择了“冷眼旁观”。 这不是软弱,而是不想给美国一个转移国内矛盾的借口。 有意思的是,中国持有的美债规模不断下降的同时,外汇储备中的黄金和其他主权债券占比却在悄然提升,这种去美元化进程,完全是基于维护自身金融安全的理性选择,而不是什么“看热闹”的心态。 更重要的是,中国正在构建更具韧性的国际金融体系。 通过一带一路基础设施收益权证券化、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等创新举措,为全球经济提供了新的选择。 在能源转型方面,中国也在用行动说话,2025年上半年,中国新增近2亿千瓦光伏装机,总规模突破10.8亿千瓦。 当美国还在为是否补贴新能源争论不休时,中国已经在全球新能源领域确立了领先地位。 从某种程度说,这次中国的沉默恰恰暴露了美国政策的短视。 当华盛顿还在为短期选票利益考虑时,北京已经把目光投向了更远的未来,一个不靠债务扩张,而是依靠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发展道路。 这种战略定力,让许多国际观察家不得不重新思考:在全球经济格局加速重塑的今天,到底谁才是真正具有前瞻性思维的大国? 或许,中国的这次沉默会被载入外交史册,成为一个经典案例,有时候,最好的回应不是言语,而是让时间证明一切。 当美国还在为这个“大而美”法案欢呼时,中国已经在用实际行动勾画着未来的发展蓝图,毕竟,在国际政治的大棋局中,真正的高手往往善于以静制动,以实干破局。

0 阅读:0
如果三战爆发

如果三战爆发

多角度解读世界,多方位观察世界,不一样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