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老师在课堂上打了8岁的张学思十手板,张学思哇哇大哭:“我爸是张作霖!我回去就让他毙了你。”没想到大帅府直接把电话打给了老师,不过电话那头,一个女人却说道:“打得好!重谢!” 给老师打电话的女子正是张作霖的四姨太许澍旸,也是张学思亲生母亲,让老师没想到的是,第二天许澍旸真的购买一份礼物还带着张学思来向老师道歉。 许澍旸这么做其实跟她的出身有关,因为她也是个苦命的人,父亲早逝后,与母亲相依为命,18岁那年在井边打水时被路过的张作霖相中,从此进入军阀家庭。 面对大夫人赵春桂的贤惠能干、二夫人卢寿萱的优雅博学、三夫人戴宪玉的天姿国色,出身寒微的许澍旸最初倍感自卑。 许澍旸曾多次向张作霖请求,进入奉天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堂学习,尽管后来因流言被迫退学,但许澍旸并未放弃学习,转而跟着府中老先生偷偷学习,常常抱着幼小的张学思坐在窗下,听老师教导其他孩子。 许澍旸对子女教育的理念与当时军阀家庭截然不同,她坚持让1916年出生的张学思与姐姐张怀瞳进入公立学校,而非贵族私校,禁止他们穿华服、乘豪车,要求他们着粗布衣,坐黄包车或步行上学,绝不允许他们仗势欺人。 张学思刚会说话就被送去托儿所学习启蒙,回家后还要学习古文、礼法规矩,每天必须练够十篇书法,无论寒冬酷暑从不间断,这种严格的管教,塑造了张学思坚韧的性格。 得知张学思在学校犯错被老师打手后,许澍旸不仅没有兴师问罪,反而赞许老师"管教得好",并送去二十块大洋作为谢礼,纸条上写着"严师出高徒"。 更重要的是,她亲自去学校与老师交谈,表示支持老师的教育方式,回家后,许澍旸还在祠堂里点了三炷香,亲自用戒尺打张学思的手心,明确告诉他:"昨天先生打你,是你犯错,今天娘打你,是你仗势欺人。" 这一处罚让张学思三天握不住筷子,也让他彻底改变,从此见到校工都懂得鞠躬,那块被许澍旸捏碎、刻着"恃势者亡"的玉佩,成为张学思一生的警醒。 1928年张作霖在皇姑屯被炸身亡后,许澍旸带着四个孩子移居天津,远离东北的动荡,她用积蓄供孩子们读书,坚持平民化教育。 大女儿张怀瞳赴美留学,获得耶鲁大学学位,大儿子张学曾在联合国总部任职;二女儿张怀曦在剑桥大学毕业后回国,小儿子张学思则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 1933年,年仅17岁的张学思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东北军中的地下党员,1938年他前往延安马列学院学习,受到毛泽东接见,抗战胜利后,他参与创建南满根据地,为东北解放作出贡献。 1949年,张学思参与海军学校创建工作,后来担任海军参谋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得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 1956年当张学思被派往苏联伏罗希洛夫海军学院留学时,苏联方面因他是张作霖之子而提出异议,周恩来亲自向苏方说明:"张学思在青年时代即背叛了家庭,追求进步,在白色恐怖中冒着生命危险,参加共产党,为党做了许多工作,"最终张学思得以成行。 解放战争期间,许澍旸还应张学思之邀,以张作霖遗孀身份劝说张作霖旧部周福成起义,促成沈阳和平解放,避免了一场战火。
1924年,老师在课堂上打了8岁的张学思十手板,张学思哇哇大哭:“我爸是张作霖!
乐山悦水闲情
2025-07-09 21:52:00
0
阅读:141
落花生
这个女人不寻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