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趁着张恨水上班,情人吴丽娜突然来到他家。她用充满敌意的眼神,上下打量胡秋霞

繁花静草情安 2025-07-09 21:30:21

一天,趁着张恨水上班,情人吴丽娜突然来到他家。她用充满敌意的眼神,上下打量胡秋霞,冷冷地说:“你就是张恨水的太太?”。张恨水知道这件事后,瞬间脸色大变。 张恨水,1895年出生在江西广信,原名张心远,祖籍安徽潜山。他爹是清朝盐税官,家里条件还行,可1905年他十岁那年,读着《三国演义》《残唐演义》,就迷上了文学。1912年,爹去世,家道中落,他考进苏州蒙藏垦殖学校,可没读多久学校就散了。18岁那年,家里逼着他娶了徐文淑,一个他压根不喜欢的女人。婚后没多久,他就跑去汉口投靠叔叔,开始写文章混饭吃。1914年,他用“恨水”这笔名,灵感来自李煜的词,透着点文人的忧郁。 1919年,张恨水来到北京,干过《益世报》《工商日报》的编辑,慢慢在文坛混出点名堂。1923年,他在贫民习艺所遇到了胡秋霞,一个16岁的四川女孩。小时候被拐卖,辗转到北京当丫鬟,受尽欺负,好不容易逃出来。张恨水看她可怜,掏钱把她赎出来,娶了她当二房夫人,还生了个女儿。 1924年,张恨水的《春明外史》火了,报纸连载,读者抢着看,书一上架就卖光。他的名字在京城传开了,稿费也水涨船高,日子过得体面。可家里却乱成一团。胡秋霞爱打牌,天天约人来家里,吵得他写不了东西。孩子哭了,她也不会哄,往张恨水怀里一塞就不管了。家里乱糟糟,衣服、杂物堆得床上都没地儿睡。张恨水累得要命,既要养家,又要写稿,还要哄孩子,日子过得像陀螺转个不停。 徐文淑在安徽老家,管着母亲和弟妹,倒是省了张恨水不少心。可胡秋霞这边,实在让他头疼。她买东西大手大脚,家里像个杂货铺。张恨水不是没说过,可她总有理由,谁家太太不打牌?你凭啥管我?他不想吵,只能憋着。婚姻这东西,慢慢成了他心里的石头,压得他喘不过气。 就在这当口,吴丽娜出现了。她是个新派女性,漂亮、时髦,会说英语,气场强得让人挪不开眼。两人是在一次文人聚会上认识的。她一出场,全场都看她,穿着洋装,谈吐大方,简直像从画报里走出来的。张恨水被她吸引,俩人一来二去,擦出了火花。 吴丽娜很快知道张恨水有两房妻子。她倒没嫌弃,直截了当说,只要他能摆平婚姻,俩人就能在一起。张恨水一听,头都大了。徐文淑在老家,撑着整个家族,离不了。胡秋霞和女儿更没法抛,胡秋霞小时候被拐卖,吃了那么多苦,好不容易过上安稳日子,他答应过要照顾她一辈子。离婚?那母女俩怎么办?张恨水犹豫了,拖着没给答复。 吴丽娜等不及了。1924年春,她趁张恨水上班,跑到他家。胡秋霞在家,正忙着哄孩子,吴丽娜一来,气势汹汹,直勾勾盯着胡秋霞,扔下一句“你就是张恨水的太太?”就走了。胡秋霞没心眼,觉得就是个怪女,没往深处想。当晚,她跟张恨水提了这事,张恨水一听,脸都白了,手抖得筷子都拿不稳。 张恨水坐不住了,第二天就找吴丽娜谈。他挑了家僻静的茶肆,俩人面对面坐着。吴丽娜还是那副态度,说旧式婚姻是枷锁,张恨水该为自己活一把。他听着,半天没吭声,最后说,他不能离婚,徐文淑和胡秋霞母女都得靠他。吴丽娜不死心,劝他为自己考虑,可张恨水态度坚决,话说到这份上,俩人算是彻底掰了。吴丽娜甩下一句狠话,走了,从此没再出现。 这场风波,表面上平了,可张恨水家里还是老样子。胡秋霞没心没肺,照旧打牌、买东西,压根没察觉丈夫刚经历了啥。张恨水也不提,埋头写稿,用工作麻痹自己。1927年,他开始写《金粉世家》,花了六年,百万字,写尽豪门悲欢,读者看得如痴如醉。1930年,《啼笑因缘》又火了,讲爱情和伦理,街头巷尾都在议论。这两本书,彻底把张恨水推上了文坛顶峰。 同年,他娶了第三房妻子周南。周南喜欢文学,跟他聊得来,婚后生了好几个孩子。家里人多了,热闹归热闹,可花销也大。张恨水咬牙撑着,稿费几乎全贴进去了。胡秋霞还是老样子,牌局没断过,家里乱得像集市。张恨水烦归烦,但没想过扔下她。徐文淑在老家,管着母亲和弟妹,直到1949年母亲去世,她才轻松点。 1930年代,日本侵华,战火烧得越来越近。张恨水的笔锋也变了。1931年,他写《热血之花》,鼓舞年轻人抗战;1932年,《东北四连长》歌颂东北军民的血性;还有《潜山血》,写家乡的历史和风土。这些书,带着他的热血,也让读者红了眼眶。他的小说不光是故事,还被改成京剧、沪剧,甚至木偶戏,传遍大江南北。

0 阅读:43
繁花静草情安

繁花静草情安

繁花静草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