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最大贡献,就是成功压制了日本,让这个国家没能成为超级大国的霸主。从1968

吴能力聊意 2025-07-09 20:26:07

美国的最大贡献,就是成功压制了日本,让这个国家没能成为超级大国的霸主。从1968年开始,日本人口过亿,智囊团的计划是在2030年之前人口翻倍,变成超级大国,仅次于美国自己。可谁料美国从1979年便开始筹划打击日本。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一度发展得特别快。1968年日本GDP全球第三,1972年超西德成资本主义第二,1978年直接把苏联按在地上摩擦,以1.01万亿美元的体量稳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宝座。

那时候的日本,丰田汽车满街跑,索尼彩电卖到美国佬家里,东芝半导体更是垄断全球市场,连美国硅谷都得看日本脸色吃饭。日本智囊团更是飘得不行,制定了个“2030人口翻倍计划”,打算踩着美国肩膀登顶超级大国。

可美国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霸主地位被挑衅?从1979年开始,美国就各种下黑手,在贸易战场上玩阴的,从纺织品到钢铁,从彩电到汽车,再到半导体,换着花样搞事情。

1960年代日本纺织品横扫美国市场,美国直接立法限制出口,逼得日本“自愿”减产;1970年代日本钢铁冲击美国本土产业,美国又玩起反倾销诉讼,日本钢铁业十年内三次被迫“自愿限制出口”。

最狠的是1980年代的汽车战,日本汽车凭借省油耐用的优势,把美国三大车企打得满地找牙,对美出口占美国市场份额的30%,直接导致美国汽车工人大规模失业。美国佬一看急眼了,又是逼迫日本“自愿限制出口”,又是要求日本车企赴美建厂,硬生生把日本汽车业的扩张势头按了下去。

光有贸易战还不够,美国还玩儿起了金融核武器——《广场协议》。1985年,美国联合英、法、德等国,逼着日本签订协议,让日元大幅升值。短短两年时间,日元对美元汇率从250:1飙升到120:1,直接翻了一倍。

这一招简直是釜底抽薪,日本出口企业瞬间傻眼,汽车、家电等产品价格翻倍,竞争力暴跌。为了对冲日元升值的影响,日本央行不得不开启宽松货币政策,疯狂印钞刺激经济。结果钱都跑到房地产和股市里,东京地价炒到能买下整个美国,日经指数一度突破39000点。

可泡沫终究是泡沫,1990年代初,日本房地产和股市崩盘,经济陷入长期停滞,这一停就是三十年,到现在都没缓过劲来。

除了贸易和金融,美国还在科技领域下黑手。1980年代,日本半导体产业如日中天,东芝、NEC等企业占据全球DRAM市场80%的份额,连英特尔都得靠边站。

美国佬一看,这还了得?直接动用“301条款”发起调查,指控日本半导体存在倾销和市场准入障碍,逼着日本签订《美日半导体协议》,要求日本开放市场,保证外国芯片在日本获得20%的份额,还对日本半导体产品加征100%关税。

更绝的是,1987年东芝因为向苏联出售精密机床,美国直接出台《东芝制裁法案》,禁止东芝产品向美出口2至5年,彻底把日本半导体产业打趴下。

这还不算完,美国还拉拢韩国、中国台湾搞“芯片四方联盟”,把日本排除在外,彻底断了日本半导体复兴的念想。

日本哪能想到,自己辛辛苦苦干了几十年,到头来全给美国佬做了嫁衣。美国就像个吸血鬼,把日本的血吸干了还不算,还要把骨头嚼碎。从1960年代到1990年代,美国对日本发起六次行业贸易战,两次宏观贸易决战,每次都掐着日本的脖子往死里整。

日本为了讨好美国,又是开放市场,又是增加进口,甚至不惜牺牲本国产业,可换来的却是美国变本加厉的打压。就拿汽车产业来说,日本车企在美国建厂,雇佣美国工人,可美国还是不满意,2024年特朗普政府又对日本汽车征收25%的关税,直接让日本汽车出口损失惨重。

要是没有美国的打压,日本说不定真能实现人口翻倍、称霸世界的野心。可现实没有如果,美国用贸易战、金融战、科技战三板斧,把日本彻底打回原形。现在的日本,经济停滞、人口老龄化、产业空心化,别说当超级大国了,能保住发达国家的地位就不错了。

美国这招“杀鸡儆猴”玩得那叫一个溜,既打压了潜在对手,又巩固了自己的霸权,不得不说,姜还是老的辣啊。

0 阅读:78

猜你喜欢

吴能力聊意

吴能力聊意

每天分享身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