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舰驶离香港的那一刻,画面干净利落。没有欢送仪式、没有“温情镜头”,只留下一点

秋恒看军事 2025-07-09 16:34:57

山东舰驶离香港的那一刻,画面干净利落。没有欢送仪式、没有“温情镜头”,只留下一点坡上站岗的身影,像是刻意要告诉人:这是军舰,不是明星游轮。挥手告别只是礼貌,该亮相的不是表情,而是状态。 如果说进港那天是宣示主权,那么出港这天,才是显露战备。有人说它“戒备森严”,其实不如说它“从未放松”。山东舰离开香港那天,雷达全开、舰载机就位,武器系统不盖炮衣、导弹口罩早取下,指向的不是表演区,是实打实的可能来袭方向。 不是紧张兮兮,而是理直气壮。 有意思的是,外界的关注点全在“舰机齐备”这类看图说话的层面,但真正值得琢磨的,是中国海军在这一次出港演练中试图验证的底层逻辑——我们不再假设“战争是意外”,而是开始按“突袭为常态”来校准所有行动节奏。 换句话说:出港即作战。 你看那架直-18JA警戒直升机,不是演示飞行,而是直接预位。这不是为镜头起飞,而是在给指挥员开战场态势图。低空警戒区早早铺好,只等雷达一声吼,谁来谁过筛子。 紧随其后的,是直-9S搜索救援直升机。按流程,它本应在后,但这次几乎与预警机同步升空。为什么?因为歼-15即将弹射——飞行员的命得先算进预案里。起飞点放在第三位,最大跑道、最小风险,不是节省时间,而是提高成功率。 战斗机数量不多,10架停在舰尾,不是排队等拍照,而是全部预热待发。说白了,只要一句话,随时弹射升空。 再看看那几件被忽视的“小件”:14.5毫米机枪早已就位,射手贴在火线上。近防炮1130拆了炮衣,红旗-10也亮出弹仓。这不是准备,这是“你敢靠近,我先动手”。 所以你看出来了吧?山东舰这次从香港出港,压根不是“返航”,更像是一次复杂海域实战级演练。 有人问,为啥要搞得这么紧张?问题是,不紧张的前提是你有安全边界,而这片水域,从来就没有。 香港是国际港口,南海是多边博弈现场,从港区到高危海域只有一张图的距离。你以为自己在“出门”,但对手可能早就在“送客”清单上。 这时候你就得明白一个残酷现实:港口不是庇护所,而是把脊梁裸露给敌人的地方。 冷战时期,美苏就把潜艇埋在对方基地边上,等着战时打第一发。今天,南海边上,谁敢说某些岸基雷达和火力系统没盯着我们三亚基地算时差、算气象? 尤其是现在,美军推行所谓“以地制海”,在吕宋岛试图布设反舰弹道导弹阵地。从地图上看,吕宋到三亚不过1200公里,接近东风系列导弹的经典作战射程。 什么意思?不是对手准备打航母,而是准备打在港口的航母。根本不等你出海,就想把你封死在码头。 这不是阴谋论,而是战略现实。既然人家准备你起飞前就收场,那你最好从现在开始,每一次出港都按实战流程演。 山东舰这次从香港回撤,恰恰是用一整套全武装出动,模拟最坏情况:复杂水文、密集民航、周边雷达交叠,在这种条件下,航母编队怎么做到第一时间发现威胁、形成态势、准备回击。 这才是真正“出海不等于安全”的应对,而不是那种装模作样的海军巡演。 当然,有人会说,这样的“战备出场”会不会让外界更敏感。问题是,现在的中国航母,早就不是“偷偷练一练、低调藏一藏”的阶段了。山东舰不是试验舰,是战舰。它的定位就是“冲第一线”,不是“藏最后排”。 既然它注定要在将来担任主角,那它现在就必须在一切场景中做好“被盯死”的准备。敌人已经不拿你当小孩了,你再拿自己当“新手”,就不是低调,是软弱。 而山东舰的这次表现,无论是技战术节奏、人员配置、战备架构,已经给出了一个信号:未来的解放军航母,不仅能在镜头下出彩,更能在盲区里开火。 你可以说它“过度戒备”,但在今天这片水面上,“低估风险”才是最大的托大。 它不是排练,是预演。

0 阅读:1860

评论列表

什么昵称好鸭

什么昵称好鸭

4
2025-07-09 21:32

军人和武器装备就应该无时无刻枕戈待旦,厉兵秣马。

猜你喜欢

秋恒看军事

秋恒看军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