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内变脸两次,默茨还想来中国“端饭碗”?真把我们当人傻钱多?
别怪我们翻脸快,是你德国先下手不讲理。
24小时之内,德国政府上演了活生生一出“前脚来中国要生意,后脚就背后捅刀子”的大戏。看完之后,不光中国人看清了默茨这位“新总理”的真面目,全世界要是还有谁幻想德国真想修复中德关系,也该醒醒了。
我们先讲前半段。
这边默茨刚放话,要在10月率团访华,还带上了一票德企大佬,说是要“恢复中德互信”“重启经贸合作”。美其名曰“降低风险”,其实就是把中国产业链薅得差不多了,现在德国工业喘不过气来了,才想起谁是真靠山。
一句话说白了:经济快不行了,想来中国吃口热饭了。
这要搁几年前,德国还真有点底气——你奔驰宝马、机械制造、制药化工,那是能打的牌。但如今,中国制造业不再靠德国技术“续命”,新能源、芯片设备、自动化、甚至高端光刻,这些德国人赖以维生的“高地”,中国都在追着打。
默茨想来谈生意,当然欢迎,但你得摆平姿态,不要一边装孙子一边掏刀子。
可结果呢?
还没等中方回应他这“访华邀约”,德国外交部就跳出来放风,说中国军舰“用激光瞄准”了德方飞机,是“严重的安全威胁”。
咱讲道理,如果真是国际海域、真是民用飞机、真是“无害接近”,哪来的激光回应?
但德国自己说漏嘴了:那飞机挂着德军的武装人员,临近中国军舰,还是你们“过去也试过、这次反应不一样”。
这不是等于承认——你们这是常规套路了,过去老搞挑衅,人家习惯喊你滚,这次你多来几次,人家不喊了,直接点你。这不是霸道,是忍够了。
德国用民航包壳,搭载军人贴身侦察,这种事谁都知道是玩“灰区博弈”,借着民用外衣干军事挑衅。一边是“侦察加挑衅”,一边是“激光警告”,然后你哭着喊“被欺负了”,这不是倒打一耙,是倒立撒泼。
更讽刺的是,挑衅才过一天,默茨就准备收拾行李来中国“谈投资”,这脸皮是真比装甲还厚。
我们不是不能合作,也不是拒绝德国来,但你得有点起码的尊重。你又当又立,吃饭砸锅,嘴上讲互利,手上掏着瓦斯枪,这种人,谁敢跟你打真感情?
其实默茨这点路数,一早就暴露了。
就职时高喊“去风险”“减少依赖中国”,讲得义正词严,好像德国就是被中国“欺负”了几十年,才落得今天这副惨样。可真相是啥?
德国这些年靠中国市场赚得盆满钵满,是你自己享受了红利,反过来却在华为5G、港口投资、芯片审查、新疆议题上一刀刀地配合美国作妖,自己做了二五仔,还想装圣人?
说句不好听的,默茨政府现在这状态,不是战略清醒,是战略迷茫。
你想跟着美国搞压制中国那一套吧,美国又不给你真资源,只给你任务;
你想靠中国市场救自家工业吧,背后的欧盟议会和鹰派又逼你“讲政治正确”。
左右为难,于是就出现了现在这种典型的“联合政府内讧”现象:外交部配合美国唱强硬,经济部拿着投标书来中国要饭吃,默茨夹在中间演“双面人”,台词一会一变。
我们不是看不出来这些戏码,只是懒得揭穿罢了。
但现在,24小时内上演这么一出“打完还想吃”的荒唐剧,就必须得说清楚了:
你德国不是没得选,是自己非要一边做商人、一边当枪手。
这种心态搞外交,不叫现实主义,叫机会主义。
还有人问:中方该怎么回应?其实我们早就回应了:
你要来谈,咱谈,但你那种“做两面派还能捞好处”的好日子,过去了。
你要挑衅,那我们就照规矩处理,不用再喊话警告、写备忘录了。
你要耍花招,中国没空陪你演戏,我们干自己的事,强自己的筋骨。
你要真诚合作,那欢迎,但别带着监控器和发令枪来洽谈。
我们早就说过一句话,现在送给默茨总理:
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演,不奉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