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总理莫迪的奇葩思维:美国给印度加多少关税都可以接受,但必须比中国低10-20

小念说国际 2025-07-09 14:43:08

印度总理莫迪的奇葩思维:美国给印度加多少关税都可以接受,但必须比中国低10-20%。   这几年印度一直试图在全球大国关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分量”,和中国比经济体量,和美国比投资价值,印度总想在中美之间寻找属于自己的特殊位置。   莫迪表示可以吃点亏,只要美国对中国的关税更高一点,实际上是想在美国对华强硬的大背景下,拿“辅助打手”的角色换点实际好处,不光是给美国看,也给国内看——展现为国家争取了所谓“比较优越”的地位。   这种说法有利于强化民族自信心,能让美国投来更友善的目光,这实际上既是对外的讨价还价,也是对内的稳固民意。   印度在中美关系当中明显更加倾向美国一方,美国面对中国快速发展的态势,不断拉拢印度,希望它在地缘和经济领域成为新的牵制中国的力量,印度也不断回应、配合,用实际行动试图证明自己的“盟友价值”。   印度跟美国走得近,和俄罗斯、欧洲等国家也保持着不错的关系,每当国际局势风向变化,印度都会审时度势地调整自己的“站队”策略,试图两边讨好、两头收益。   美国历届不同总统在贸易问题上其实都很强硬,过去特朗普时代,他对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加征关税,无论是日本、韩国还是欧洲国家,谁都没得到什么特殊照顾,即使印度表现得再亲近,美国也更多是把它当做遏制中国的一个棋子。   遇到真正涉及自身利益时,美国更看重的是市场和经济利益,而不是“盟友身份”这块标签,美国对印度的高科技、贸易准入依旧设有重重限制,无论嘴上怎么说实际操作时都秉着“利益优先”的原则,盟友情感跟现实利益一比,马上就显得微不足道。   2024年中美贸易额接近七千亿美元,印美贸易额只有大约1290亿美元,美国对中国出口将近一千七百亿美元,从中国进口超过五千两百亿美元,对印度出口和进口加起来也远远不及中国市场的体量。   这么大的差距下印度对美国来说还难以成为能左右大局的主要力量,当美国在安排全球战略棋盘时,印度的实际分量其实很有限,它争取美国对自己放宽关税政策,和美国对中国强硬说到底只是姿态,想要以此真正获得关键性的政策好处难度很大。   莫迪公布这些想法并不仅仅是外交上的安排,这种表达带有强烈的国内意味,印度近年来经济发展遇到不少难题,社会矛盾和民族主义情绪普遍提升。   政府通过在国际舞台上展示“强硬姿态”对标中国,表现出“敢于讨价还价”的决心,能在一定程度上安抚国内情绪,增加民众对政府的信任,而这种策略长期看未必真的能提升国家竞争力,却很适合用来巩固短期政权稳定。   印度想通过站队美国来换取压中国一头的感觉未必就能如愿,各国之间的关系变化快得很,现实实力才是最硬的道理,在未来全球格局里哪个国家都需要把握好自信、自主又开放的方向,别让一时的情绪或表态绑住了真正进步的可能。

0 阅读:105

猜你喜欢

小念说国际

小念说国际

追踪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