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前将领萨米尔·法拉格少将在电视采访里抛出个重磅消息——埃及从中国买了12套红旗9B防空导弹系统,总价35亿美元,谈判从2023年谈到现在终于落地。更耐人寻味的是,这位前将领还透露,埃及正考虑再入手两款中国战机。 中东国家的军购动向,历来是反映地区安全格局变化的一面镜子。埃及此次选择中国的红旗-9B防空导弹,绝非偶然。这款被誉为“明星级”防空系统,具备200公里射程,能同时拦截多个空中目标,对于地处地中海与红海交汇、面临双重战略压力的埃及而言,无疑是一道强有力的“空中防线”。 更重要的是,中国军工产品一贯以“高性价比”和“系统兼容性”受到青睐——与一些国家将军售捆绑政治条件不同,中国的武器系统可迅速与埃及现有防空体系整合,培训简单,后续维护也较为便捷。对于军费有限却又急需提升战力的国家来说,这样的优势不可忽视。 从更深层看,埃及这一采购决定也体现了其审慎的战略考量。作为中东传统军事大国,埃及长期依赖美法装备,但近年来国际军售格局已在悄然转变。美制武器价格高昂且常附带“人权”和“外交立场”要求;法制装备虽性能不俗,却常因售后响应迟缓和零部件供应受限而让用户头疼。相比之下,中国装备则通过真实战场表现和稳定口碑赢得信任——如巴基斯坦使用红旗-9B成功击落无人机,沙特利用翼龙无人机打击胡塞目标,这些实战案例胜过千言万语。 更值得关注的是地区影响力的扩散。埃及引进中国防空系统,实际上为中东市场打开了新的突破口。曾几何时,这一地区的军购几乎是美俄主导的“双边游戏”;如今,中国军工正凭借稳定性能与灵活合作方式,逐步从“边缘参与者”转变为可选项之一。正如当年沙特采购东风导弹打破军购格局,此次埃及的举动,或将引发更多中东国家重新审视中国军事装备的战略价值。 从“买得起”到“愿意买”,埃及的决策背后,是中国军工几十年来积累的技术底蕴和实战信誉,更是全球用户对“中国制造”投出的信任与肯定。
用户11xxx40
论卫星数据链 只有中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