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是让人难以置信,如果不是这次美国对中国国产大飞机发动机进行限制,我们还以为C919的航空发动机是国产的呢!!! 我这两天刷手机看到这消息,气得直拍大腿——合着咱们天天喊的“国产大飞机”,最核心的发动机竟然是进口货? 咱普通老百姓哪懂那么多技术门道?之前看新闻说C919是中国商飞自主研发,国产化率多少多少,还以为连发动机都是咱自己造的。 现在才知道,这发动机用的是CFM国际的LEAP-1C,美国通用电气和法国赛峰合资的公司,严格来说算“进口货”。 你说这事儿是不是有点打脸?就像你花大价钱买了个“国产手机”,结果拆开一看,芯片还是进口的,那味儿一下就变了。 可话说回来,这事儿真能全怪咱们吗?飞机发动机这玩意儿,号称“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涉及材料、工艺、空气动力学,哪样不得几十年积累? 就说这LEAP-1C,全球民航市场用了多少年?咱们从零开始搞,能跟上的进度已经算奇迹了。 现在咱们的CJ-1000A国产发动机也在拼命研发,实验室数据看着不错,可要真装到飞机上跑长途、经考验,还得过好多坎儿。 材料方面,高温合金、复合材料,咱们现在能造,但稳定性和寿命能不能达到民航标准?这可不是实验室里跑几圈就能定的。 工艺更难,发动机叶片的精密铸造,公差得控制在头发丝的几十分之一,国内工厂现在能做到,但批量生产的一致性呢? 还有配套的控制系统、维修体系,这些都是发动机产业的“软实力”,得跟着一起成长,急不得。 咱也不是没吃过亏,以前运-10下马,发动机技术断了档,现在从头再来,能走到C919这一步已经很不容易。 美国这时候限制发动机,明摆着是想卡咱们脖子,可咱们也不是软柿子,你不卖,咱们就把CJ-1000A的研发进度再往前推十年。 你看最近新闻,CJ-1000A的核心机已经点火成功,各项测试数据稳步提升,这就是最好的回应。 可能有人会说,那现在C919用进口发动机,算什么“国产”?我觉得这得分开看——飞机整体设计、机身结构、航电系统,这些咱们都是自主的,发动机只是其中一个部件。 就像造汽车,发动机是进口的,但底盘、变速箱、内饰都是自己设计的,总不能说这车不是国产吧? 当然,咱的目标肯定是彻底自主,发动机、航电、材料全链条国产化,这样才能真正不受制于人。 现在的问题是,从“能用”到“好用”,从“部分自主”到“全部自主”,中间需要时间,需要耐心,更需要持续投入。 咱老百姓也别急,饭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当年高铁也是引进技术再消化,现在不也能造出世界顶尖的复兴号了? 相信随着CJ-1000A的成熟,未来的大飞机肯定能实现全链条国产,到时候咱就能底气十足地说:这是咱中国自己造的大飞机! 亲爱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美国空军被中国整不会了,操作已经变形,内部激烈争吵后接受现实 最近美国空军干
【43评论】【6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