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恐怕要结束了。紧挨着俄罗斯的几个国家,像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和芬兰,突然都干了一件事情,那就是退出《渥太华禁雷公约》。 所谓《渥太华禁雷公约》,本质上就是一项由160多个国家签署的国际协定,目标是通过全球协作,减少战后地雷对平民造成的持续威胁。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会有五个国家宁愿背上“不人道”的骂名,也要选择退出?归根结底,还是俄乌战争带来的安全焦虑让他们坐不住了。在这种局势下,自保成了优先选项。 尤其是俄罗斯在乌克兰边境大量布雷,甚至像“撒土豆”一样大面积投放,接触即爆。这种战术一旦扩散,其他国家很可能也会成为下一个受害者。 既然退出了公约,那接下来的动作就不难猜:必然是着手加强边境防线,增加本土防御设施的建设投入。 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这种“退群”行为还可能引发“破窗效应”。 毕竟,如果连有影响力的大国都不再愿意遵守或维持国际条约的权威,那其他国家自然也就更没有动力去坚守了。这也正是所有国际协定面临的普遍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