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要开火了?自卫队获准击落中国无人机,钓鱼岛空域成引爆点!11年前,日本在6月底推出了解禁集体自卫权的议案并在后来通过了内阁决议;11年后,日本在6月底就加强反制外国无人机侵犯领空行径再度扩大了自卫队行使武力的权限范围。两相对比之下不难发现,日本经过这11年的发展已经越来越走在了危险的道路上,表现出了偏爱武力的高度倾向。 先说11年前那事儿。2014年6月底,日本安倍政府抛出了解禁集体自卫权的议案,后来通过内阁决议正式生效。啥叫集体自卫权?简单说,就是日本不仅能保护自己,还能帮盟友动手。这在当时可是个大动作,因为二战后日本受和平宪法约束,军事上一直低调得很。这一步,等于给自卫队松了绑,往“正常国家”迈了一大步。 再看11年后,也就是2025年6月底,日本又整了个新活儿——授权自卫队击落入侵领空的外国无人机。这次针对的主要是中国在钓鱼岛附近的无人机活动。日本官方的理由很简单:领空安全不能含糊,外国无人机飞来飞去,太嚣张了,得管管。但这事儿可不简单,从“被动防御”到“主动出击”,日本的军事倾向越来越明显。 这11年的变化,不是一天两天蹦出来的。安倍那会儿就喊着要修宪,要让日本摆脱“战后体制”的束缚。后来菅义伟、岸田文雄接棒,虽然风格不同,但大方向没变。自卫队的预算年年涨,武器装备也从防御型转向进攻型,比如买F-35战机、改造航母。这次无人机政策,只是这串变化里最新的一环。 钓鱼岛这地方,说白了就是中日关系的一个老疙瘩。中国叫钓鱼岛,日本叫尖阁诸岛,双方都说这是自己的地盘。这块弹丸之地,周围海域资源丰富,还有战略位置,谁都不想松口。过去几年,中国无人机在这儿飞得勤,日本早就看不顺眼,但一直没敢下狠手。 为啥现在敢了?一方面,日本觉得自己底气足了。军事上升级了不说,还有美国这个大靠山在后面撑腰。另一方面,中国无人机活动确实越来越多,日本觉得再不立个规矩,面子挂不住。这次授权击落无人机,就是要划条红线:你再飞过来,我可不客气了。 但这红线一划,风险也上来了。万一真把中国无人机打下来,中国能忍吗?东海这块地方,本来就挤满了中日两国的船和飞机,擦枪走火的可能性直线上升。钓鱼岛空域,已经不只是个领土问题,更成了军事对峙的引爆点。 日本这11年军事政策的变化,背后有啥推手?先看国内。安倍那帮人一直觉得,日本老被和平宪法捆着手脚,太憋屈了。他们想让日本变成“正常国家”,能打能抗,跟大国平起平坐。这想法在日本右翼里特别有市场,民众里也有不少人觉得国家安全得靠自己,不能老指望别人。 再看外面。美国是关键因素。日本是美国的盟友,特朗普那会儿就逼着日本多掏钱、多出力,拜登上台后也没放松“印太战略”,日本得配合着遏制中国。买先进武器、扩军备、搞联合军演,都是这盘棋的一部分。这次无人机政策,美国立马表态支持,摆明了是给日本壮胆。 还有个大背景,就是东亚这块儿越来越不太平。中国崛起,军力上去了,周边国家都得掂量掂量。日本觉得光靠外交不够,得有点硬家伙震慑一下。这心思,跟11年前比,越来越明摆着。 日本这步棋一走,国际反应挺热闹。中国这边自然不干了,外交部直接说这是“挑衅”,国防部也警告日本别玩火。美国呢,赶紧站队,说日本有权保卫领空,但也喊话双方冷静,别真打起来。韩国有点骑墙,希望中日能谈着解决,菲律宾则说要跟日本多合作,盯着东海局势。 这反应其实挺有意思。美国撑日本,是想借机压中国一把,韩国和菲律宾呢,既怕战火烧到自己,又想看看有没有机会捞点好处。联合国倒是没啥大动静,毕竟这事儿还没闹到国际法庭。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东海这潭水,已经被日本搅得更浑了。 日本这11年,军事上越来越“硬”,但这路走得稳吗?先说风险。钓鱼岛这块儿,本来就敏感得不行,日本再这么一搞,中日关系肯定更僵。万一真击落了中国无人机,中国反制是肯定的,到时候东海局势还能不能控得住,谁也不敢打包票。 再说后果。日本想靠武力立威,可东亚这地方不是你一家说了算。中国军力摆在那儿,美国虽然撑日本,但真打起来未必会下场。周边国家也未必买账,韩国就不太乐意日本太张扬。日本这算盘打得挺响,但能不能收场,还是个问号。 更深一层看,日本这路子有点像在赌。赌中国不敢硬碰硬,赌美国会一直罩着自己。可国际局势这东西,谁说得准呢?11年前解禁集体自卫权的时候,日本还算小心翼翼,现在这步步紧逼的样子,真有点让人捏把汗。
明面上是美日第七轮谈判破裂,暗地里是日本新首相石破茂亮出了一副谁都没想到的底牌。
【3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