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破不到20天,1937年12月22日,汉奸乔鸿年就按日军指令,强征200多名中国妇女,在南京开设了当地最早的“慰安所”,所谓“营业”不过是日夜不休的凌辱。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37年12月13日,南京城沦陷,日军攻入城内后,短短几天时间里,杀戮与强暴接连不断,整个城市陷入一片人间地狱。 街道上尸横遍野,房屋被洗劫焚毁,百姓惶惶不可终日,这个时候,部分与日军勾结的汉奸开始出现,协助日军稳定占领区,推行各类命令,乔鸿年就是其中之一。 乔鸿年是南京本地人,在城破前便与日方有所接触,南京失守后,日军需要建立起后方秩序,也急于推行慰安制度来控制军纪。 12月22日,南京陷落不到十天,乔鸿年在日军授意下强征两百多名中国妇女,在傅厚岗和铁管巷开设了南京最早的慰安所,这个行动来得非常迅速,几乎没有遮掩,甚至连“慰安所”三个字的招牌都直接挂在街头。 傅厚岗的慰安所被指定为军官使用,原本是一处大户人家的宅邸,乔鸿年奉命接管后迅速进行了改装,房间被隔成数十间单独小屋,每间屋内放一张木床和一条毯子。 妇女被分别关押,日夜不休地被军官轮番侵犯,铁管巷的慰安所则更为简陋,原址是一栋破败的两层建筑,墙上还留有战火的痕迹,这里主要供给普通士兵使用,环境恶劣,空气污浊,每天有上百名士兵排队进入。 乔鸿年为了完成任务,派人挨家挨户抓捕年轻女子,不管她们是否愿意,许多人本来藏在难民区,也被强行带走,妇女们被带到傅厚岗或铁管巷后,先被军医进行所谓“体检”,然后按年龄、外貌分等级。 年轻貌美者安排到军官所,年长者或体弱者送到士兵所,有的人才十四五岁,还有的妇女已经身怀六甲,她们没有选择的权利,被编号登记,如同物品。 妇女们一旦进入慰安所,就失去了自由,饮食非常差,大多数只能靠冷饭和清水维持体力,很多人因为长期遭受性暴力而出现感染、出血、发烧等症状,没有药物也没有照料,只能忍痛熬着。 有的妇女精神完全崩溃,开始咬舌自尽或撞墙身亡,尸体常被夜里抬走,随意掩埋,这些事情每天都在发生。 这批慰安妇中,不乏南京本地的学生、家庭妇女,还有刚逃进南京不久的难民,她们多数来自普通人家,在战乱中已经失去一切,最后又被强行拉去慰安所。 每天“营业”从清晨开始,到深夜不止,每名妇女每天要接待十几名甚至二十多名日军,一些体弱者撑不过几天,就倒在屋里不省人事,没有人关心她们的死活,也没有人替她们发声。 乔鸿年不仅负责组织妇女,还亲自协调慰安所的运行,他与日军联络,定期汇报人数和“营业”状况。 他从中获得了一些好处,包括金钱和权力,他的行为在当时引起部分百姓愤怒,但大家都不敢公开反对,因为一旦反抗就会被视为“抗命”,面临拘捕甚至杀害。 日军之所以迅速设立慰安所,是为了遏制士兵在街头无序强暴的行为,同时也试图用系统化手段解决占领军的所谓“需求”。 1937年12月11日,华中方面军已经秘密下达命令,要求各部尽快建立慰安设施,乔鸿年行动之快,成为日军眼中“配合度高”的样板。 从傅厚岗和铁管巷两处慰安所开始,南京市逐渐增设多个类似机构,范围扩大至城内各个区域,强征妇女的行动也更加频繁和系统。 乔鸿年只是众多协助者中的一个,但因为他负责的是第一处设立,所以其历史角色极其关键,这批妇女中的多数人下落不明,有的在战后被家属认领,有的再也没有消息。 这些慰安所的设立,是南京大屠杀和日军暴行中的一部分,是对中国女性尊严和生命的极大践踏。 虽然这些事实一度被掩盖,但随着战后审判和史料公开,乔鸿年的所作所为也逐渐被揭示,他未受到足够法律追究,在战乱结束后销声匿迹。 今天回望这段历史,不仅要记住侵略者的罪行,更要记住像乔鸿年这样积极协助暴行的本国人,慰安所不是抽象的名词,而是一个个具体的场所,一段段真实的苦难。 那些无助的妇女,她们的遭遇不该被遗忘,乔鸿年在南京设立慰安所的那一天,标志着一种有组织的性暴力开始制度化蔓延,这一历史节点,是我们必须正视的伤口。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源:【抗战史上的今天】1937年12月22日 南京设立“慰安所”——海峡飞虹中文网
南京大屠杀时,日本人奸污妇女到什么程度?一位伙夫说出了实情,惨绝人寰……193
【13评论】【2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