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高铁现在没人敢接单,因为越南提的要求简直太奇葩,他不但要别人给他修高铁,而且自己一分钱不掏让别人投资,还有别人的技术。 越南的高铁梦听着挺美,南北贯通,河内到胡志明市,1545公里,时速350公里,计划听着就带劲。可这事儿为啥拖了十几年都没人敢接单?原因简单,越南政府提的要求太离谱了。他们想要外国公司全包:你出钱修,你把技术给我,还要让我管着你。这种“空手套白狼”的玩法,谁看了都得皱眉。你说哪个企业敢随便点头?钱是大风刮来的吗?技术是随便送人的吗?这条件一出,日本、法国、中国这些有高铁技术的大佬,都得掂量掂量。 一开始,越南政府是真敢想。他们觉得,自家经济不宽裕,工业底子薄,修高铁这么大的工程,靠自己肯定不行,那就让外国人来干吧。最好是人家把钱投进来,把技术教给我们,最后修好的高铁还得听我们指挥。这种想法听着就跟天上掉馅饼似的,可惜没人愿意当这个“冤大头”。各国企业一算账,风险高得吓人,回报还遥遥无期,谁都不想跳这个坑。 别看越南高铁听着高大上,实际操作起来,难处一大堆。首先是地形,越南这地方,南北狭长,北部全是山,喀斯特地貌,地下水、溶洞一大堆,挖隧道跟玩命似的。南部呢,又是红土平原和湄公河三角洲,地基软得像豆腐,修桥得花大价钱打桩。这还不算,越南的电力系统也不给力,高铁跑起来需要稳定供电,可他们经常拉闸限电,咋办?再加上工业基础弱,连高铁用的稀土材料都得靠进口,成本高得离谱。日本人去考察过,算下来每公里造价超4000万美元,简直是用钱铺路,谁投谁肉疼。 除了天时地利不行,越南的政策环境也让人头大。他们一开始死咬着全额外资的要求不放,还非得要技术转让,监管还得自己说了算。这条件摆出来,摆明了是“我啥都不出,你得给我干活还得听我使唤”。日本来了兴致,派团队实地踩点,结果发现地形太复杂,成本太高,风险太大,直接撤了。法国人一看条款,觉得这生意没法谈,也转身走人。中国虽然有技术有经验,但面对这种条件,也得想想值不值。项目就这么僵住了,越南的高铁梦悬在半空,落地遥遥无期。 日本是最早被越南看上的合作伙伴,毕竟人家新干线全球有名。日本团队兴冲冲地去了,带着设备测了一圈,结果傻眼了。北部山区地下水太多,南部地基太软,修起来难度堪比登天。更别提越南还要求全额投资和技术转让,日本政府一合计,这买卖不划算,风险还高,2019年就打了退堂鼓。法国呢,高铁技术也不差,但阿尔斯通公司一看越南的条件,直接摇头,觉得这不是合作,是给自己挖坑。中国这边倒是没立刻拒绝,毕竟有“一带一路”的背景,可技术转让和全额投资这事儿,谁也不想随便松口。各国一退,越南的高铁计划就成了空话。 这还不全怪条件苛刻,越南自己的准备也不够。他们工业基础差,技术人才少,修高铁这种高精尖项目,靠自己几乎没戏。可他们又不想花钱,又想拿好处,这种心态让合作方没法放心。你说,谁敢随便把几十亿美元砸进去,还把核心技术双手奉上,最后还得被你管得死死的?这单子,谁接谁头大。 眼看着高铁梦要黄,越南政府终于在2021年醒过味儿来了。他们发现,再这么“狮子大开口”下去,没人会理他们。于是开始调整策略,不再死磕全额外资,而是愿意谈条件,找更实际的合作方式。折腾了一圈,2023年跟中国敲定了协议。中方同意掏一部分钱,提供技术支持,但有个条件:建成后高铁得让中国运营30年。这协议一签,项目总算动起来了。首段从河内到荣市开工,计划2028年通车,算是给了越南人一点盼头。 中国为啥愿意接手?一是技术上没问题,国内修高铁早就是家常便饭,复杂地形也见得多了。二是“一带一路”战略加持,越南这条线对区域联通有价值。不过,这合作也不是没风险。越南电力还是老问题,工业短板也没补上,项目推进全靠中方撑着,成本和工期压力不小。更关键的是,钱从哪儿来?中方投了钱,越南也得借贷,债务一多,经济会不会扛不住?这些都是后话。 别看现在项目启动了,前路可没那么平坦。首先是技术依赖,越南自己没能力研发高铁技术,全靠中国带着走,将来维护运营咋办?再一个是债务风险,这么大的工程,借钱是跑不了的,2028年通车了,票价能收回来吗?经济能不能撑住?还有电力和地形这些老大难,修的时候费劲,修好了能不能跑顺畅,都是问号。越南政府得好好想想,别到最后高铁通了,钱包却空了。 再说说经济效益,高铁要是真跑起来,南北交通时间能从20多小时缩到5小时,对物流、人流肯定有好处。可越南的经济结构能不能跟上?工业化水平低,旅游业倒是能沾光,但光靠游客能回本吗?这些问题不解决,高铁修好了也可能成摆设。 这事儿说白了,就是一场理想和现实的拉锯战。越南想一步登天,靠别人把高铁梦圆了,可自己啥都不想掏,谁乐意干?一开始的条件奇葩得离谱,把各国都吓跑了。后来政策一调,跟中国搭上线,总算有了进展。可这梦要真落地,还得看越南自己能不能接得住。
为什么中国一公布93大阅兵,最紧张的不是俄罗斯,而是越南?很简单,因为越南明白,
【23评论】【3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