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一个中国小伙掉入北大西洋,靠喝鸟血、吃鲨鱼撑了133天,中途遇到一艘

如梦菲记 2025-07-07 14:23:19

1942年,一个中国小伙掉入北大西洋,靠喝鸟血、吃鲨鱼撑了133天,中途遇到一艘货船,船员在看到他是个中国人后,拒绝救援!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42年11月23日,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值最激烈的时期,英国商船“贝洛蒙”号航行至北大西洋时,被德国潜艇U-172发射的鱼雷击中。   船体剧烈震动,火光和黑烟很快笼罩甲板,24岁的中国海员潘濂当时正在舱内,被爆炸声惊醒,他冲出舱室,抓起救生衣,跌跌撞撞地冲到甲板,纵身跳入海中。   海面冰冷刺骨,油污和残骸漂浮四处,潘濂的水性并不好,但他靠着求生的本能,一边在浪中扑腾,一边寻找可以依靠的漂浮物。   他看到一块脱落的木板,拼尽全力游过去,死死抓住,他躲过了沉船产生的巨大吸力,几小时后,找到了一只没有受损的救生筏。   他爬上救生筏,稍作休整,开始检查随筏存放的物资,筏上有两个密封铁箱,一个装着约40升饮用水,另一个有压缩饼干、牛肉罐头、巧克力、一盏手电筒、几枚照明弹和一块粗帆布。   他用帆布搭了一个遮阳棚,又用筏上的绳索把一只手系在筏边,以防睡着后被海浪冲走,他将物资进行分配,每天摄入最少的水和热量维持生命。   最初的两周,他靠着这些储备艰难撑过,天气变幻莫测,白天暴晒,夜晚寒冷,他白天记录太阳的位置,晚上观察星辰,用以判断时间和方向。   十五天后,他远远看见一艘货船驶来,点燃照明弹,并不断挥舞手臂示意,货船缓慢靠近,船员用望远镜观察筏子。   当船靠得很近时,潘濂以为终于获救,但船却突然转向离去,他失望地看着螺旋桨激起的浪花,无力地躺回筏上,他明白,那些人看到他是中国人,不愿意停下来救援。   随着时间推移,食物和水不断减少,他开始用帆布接雨水,夜晚用金属罐接晨露,每一滴水都要过滤并分次饮用,他将手电筒的弹簧拆下,用筏上的绳子制成简陋鱼钩,用贝类当诱饵钓鱼。   最初几天毫无收获,他不气馁,继续尝试,后来,他改用鱼内脏当诱饵,钓上来的鱼被切片晾晒,制成鱼干以备不时之需。   单一饮食和长时间暴晒导致他身体迅速恶化,嘴角溃烂,四肢浮肿,伤口开始化脓,他试着捕捉藤壶、啃食附着在筏体下的海藻,希望能补充维生素。   他也曾捕到几只落在筏上的海鸟,将其羽毛拔除,用鸟血解渴,剖开内脏用作鱼饵,他不愿浪费任何能吃的部分,即使腥臭难闻,也只能咽下。   有一次,一条鲨鱼被鱼线上的内脏吸引,他迅速固定缆绳,鲨鱼拖动筏子在海面疾驰,潘濂趁鲨鱼力竭时将其勒昏,割取鱼肉并制成鱼干,这些应对危机的举动并非出自专业训练,全靠他的求生意志和经验积累。   他每天用帆布角落打结记录天数,防止自己精神错乱,他维持昼夜节律,保持对时间的感知。   他尽可能不让自己长时间沉浸在悲观中,即便面对不断破损的筏体、即将消失的食物,也依旧检查鱼钩、修补雨水装置、加固遮阳棚,整个过程中,他没有放弃希望。   到了第四个月,他的身体已经接近极限,体重大幅下降,指甲脱落,皮肤溃烂,体力所剩无几,一天清晨,他听到海面远处传来引擎声,看到一艘小渔船正慢慢靠近。   他用尽全力挥舞手臂,渔民发现了他,将他救上船,他当时骨瘦如柴,皮肤因海水长期浸泡发黑发红,身上布满脓疮,但意识仍然清醒,当天他被送往当地医院治疗。   从1942年11月23日到1943年4月5日,潘濂在大西洋上漂流了133天,漂流距离超过1200公里。   他的求生经历传遍欧美,被英国军方整理成教材,广泛用于极端环境生存培训,英国国王乔治六世亲自授予他大英帝国勋章,以表彰其顽强意志和坚韧精神。   潘濂战后移民美国,生活低调,不愿谈起那段经历,他曾说,他不是英雄,只是一个想回家的人。   他把生还时用过的工具捐给博物馆,家中客厅没有摆放勋章,只留下一只刻着“回家”字样的木筏模型,这个名字记录了一个普通中国人在绝境中创造的奇迹,也记录了一段人类意志与冷漠抗争的历史。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源:潘濂——百度百科

0 阅读:55
如梦菲记

如梦菲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