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不得能当老板!”近日报道,贵州榕江,一鞋店老板因仓库存货被淹,足足损失了200多万,为了能降低损失,老板就以每双100元的低价卖给顾客,有网友打算支持老板的生意,没成想老板直接拒绝了,而他的回答让人非常佩服!网友:有底线的好老板! “等一下,不能收你们这个价!”几位满腿淤泥的救援队员刚挑好三双运动鞋,老板却一把按住付款二维码,轻声解释:“你们清淤排涝太辛苦了,得再便宜些。”最终每双鞋只收了几十元,远低于本已打折的百元标价。 当得知有便宜的鞋子卖,本地顾客陆续上门,甚至有人直接买走还在滴水的湿鞋,大家对于泡过水这种事毫不在意,毕竟价格在那里摆着呢。而且与此同时,老板的手机也涌入外地网友的求购信息:“寄两双来,就当支持你们!” 然而老板却婉拒了所有外地的订单:“尽管网友们处于好像想帮我减损,我也不想赚这个钱。”她坚持只接待到店顾客,“只有顾客到现场真实检查过,这样才放心。我不想因为大家的同情,而让大家买到不踏实的东西。”在她看来,商业自救不能以牺牲诚信为代价。 老板这种近乎执拗的坚持,正是当下稀缺的商业底线——老板在亏损上百万的压力下仍守住交易透明度,甚至主动告知顾客“回家务必消毒”。一位试穿运动鞋的榕江居民感慨:“他们本可借网友爱心清空库存,却选择把选择权真正交给消费者。” 不过耐人寻味的是舆论的分歧。在支持声之外,也有人质疑百元定价过高:“电商全新款才卖这价”“进价怕是不到80元吧?”更有人将矛头指向阶层差异:“普通人攒五十年也抵不上人家‘损失200万’的家底,该谁同情谁?” 如今人们习惯了用价格衡量一切,却忘了商业里还有“人情”二字。老板拒绝异地订单,本质上是拒绝用同情消费信任;给救援队员打折,是把善意融进交易里。而这种看似矛盾的做法,恰恰是最朴素的商业道理——赚钱要赚得明白,让利要让得真心。 反观我们身边,多少商家借着促销名义售卖残次商品,多少直播间用“爱心助农”的旗号收割流量。榕江这位老板的可贵之处,不在于他损失了多少钱,而在于他在赔钱的时候,依然守住了“不去忽悠人”的底线。就像那位买湿鞋的本地顾客说的:“他明说泡水了,我们自愿买,这比那些挂羊头卖狗肉的强多了。” 或许在商业世界里,最高级的精明从来不是算计,而是在困境里依然挺直腰杆的真诚——这种真诚,比任何营销手段都更有力量。 信息来源: 央广网丨《榕江泡水鞋服低价甩卖,商家拒爱心网购:不想赚这个钱,摸过再买》 上游新闻丨《榕江最大商场被淹商家自救低价处理泡水运动鞋,网友想网购被老板拒绝》 文丨小王 编辑丨史叔
中国红十字会给榕江捐了1000个赈济家庭箱。不看还好,一看真是要气死,网
【589评论】【21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