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42年,石重贵刚当上皇帝,就把他美貌的婶婶冯氏接进了宫。冯氏惊呼“我是你婶婶”,石重贵笑嘻嘻地说:“我封你当皇后如何?”冯氏愣了。 公元942年,石重贵刚当上皇帝,就把他美貌的婶婶冯氏接进了宫。冯氏惊呼“我是你婶婶”,石重贵笑嘻嘻地说:“我封你当皇后如何?”冯氏愣了。 石敬瑭尸骨本寒,石重贵就将美貌的婶婶冯夫人纳为了妃子,还笑嘻嘻的问左右“我现今作新婿何如?” 石重贵是石敬儒的侄子,他的父亲是石敬儒,曾做过唐庄宗的骑将,早亡,石敬瑭就将他收为义子,石重贵年少时也颇为谨言慎行,略显忠厚,所以石敬瑭倒也喜爱他,但凡到各地去镇守,都会让石重贵随行,还将诸多事情交给他办理。 石重贵喜爱射箭,也爱骑射,但唯独不好文学,不喜读书。 石敬瑭死后,原本曾有过7个儿子,但大多早夭,仅剩下幼子石重睿一人。然而“国家多难,宜立长君”,不管是冯道还是掌握实权的禁卫军,都主张立石重贵为新任的国君。 故而不久后,石重贵就成为后晋出帝,在叔父尚有嫡子的情况下,以义子的身份继承大统,这还是很难能可贵的。 但这一份来之不易的地位,他并没有撑多久,不到5年便成为了亡国之君。 “奢淫自纵,谓有泰山之安;委托非人,坐受平阳之辱。族行万里,身老穷荒。自古亡国之丑者,无如帝之甚也。” 他虽有心不想再重蹈石敬瑭覆辙,不愿意再向契丹称臣,但却无相对应的才略,也无更无能够收复失地,重振后晋的臣子,本就有着吴越后蜀这两个敌手,再跟契丹断绝往来,惹怒了彼时的契丹皇帝辽太宗。 石敬瑭时虽屈辱,但保持和平局面,石重贵不愿再向契丹屈膝,然而后晋内部矛盾重重,年年的灾害,导致民怨沸腾,内外交困,惹怒契丹,相当于自己点燃后晋破灭的导火索。 944年,辽将赵延寿率5万大军进攻后晋,此时石重贵方担忧会大祸临头,想要跟耶律德光重修旧好,然而辽太宗怎会中途罢兵,求和被拒绝,只能被迫迎战。 迎战辽军,也曾小有胜利,挫败了两次大规模的进攻,但期间指挥无能,用人不当,号令得不到落实的弊端也逐渐显露出来 为后晋接下来的危机埋下了伏笔。所以石重贵虽然凯旋还朝,实则危机四伏。然而他却以为,再不必忧虑大辽,他可以得享天下太平。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自此他过上了醉生梦死的日子,将国事视为儿戏,荒废政务,沉迷享乐,还在石敬瑭尸骨未寒之时,就纳了寡居的美貌婶婶冯氏入宫为妃,不久后立其为后(冯濛之女,石重胤之妻。) 虽然石重贵也曾杀贪官污吏,以压民愤,平民怨。不过,内外交困的后晋,既有天灾也有人祸,天灾是“诸州郡大蝗,所至草木皆尽。”,连年的蝗灾旱涝灾害,导致民不聊生,而且藩镇主帅搜刮民脂民膏,使得民怨沸腾。人祸便是石重贵热爱游猎,还大兴修建宫殿,装饰宫廷,搜罗财宝,颇为挥霍。 “少帝以中人之才,嗣将坠之业,属上天不祐,仍岁大饥,尚或绝强敌之欢盟,鄙辅臣之谋略。” 后来耶律德光率兵南下,连破数州,后晋大将也多望风而降,张彦泽甚至在投降契丹后为之效劳,反而攻打后晋。 石重贵此时才惶恐难安,曾召李崧、冯玉、李彦韬等商讨破敌之策,也曾想让刘知远率兵勤王,但当夜,叛军张彦泽已经攻入京城,城中起火,石重贵本想效仿李从珂投火自焚,却被拦住,自杀未遂,屈辱投降,在位仅四年的他后来被送往了契丹,974年病逝。 参考资料: 《二十四史》
1464年,明英宗朱祁镇驾崩,太子朱见深即位。随即朱见深就遇到了一个让他头疼的问
【1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