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我临时想去父母家吃午饭,就把陪餐的任务交给李老师。 上午十点半,我给父亲发信息:我回去吃饭。父亲没回复我。 我又发了一条:有啥吃啥。父亲还是没回复我。我想,不回复也去,反正我要回去吃饭。 这天,我有第四节课,下课就11:45了。我收拾一下,差不多11:50往回走。学校离父母家近,走到门口不到12点。 我敲了两遍门,没有人来开。这个时间父母应该在家,我就使劲敲,才听见屋里有脚步声。 大侄儿开的门,他说,大姑你吃了吗?我说,我没吃。大侄说,我们都吃完了。我说,没事,有啥吃啥。 做的米饭,还有剩菜。大侄说着就要去端饭菜。我说,你先别端,我去厨房吃就行。 母亲听到动静出来了,说,你咋这时候来了?也没做你的饭。我说,有什么吃什么。母亲说,也没啥了,你别嫌弃就行。 母亲的这种表现,我已经习惯了。小时候,家里突然来了客人,母亲就会说,家里没啥好吃的,这可咋办? 那个时候突然来做客的,就是母亲的表弟表妹。平时我们吃煎饼或馒头,这时母亲就给他们烙油饼吃。家里有鸡蛋,肯定要炒一盘;有花生米,就炸一盘。再就是家里有啥菜就炒啥。 后来条件好了,只要我表舅表姨来,父亲就上小卖店割肉、买青菜,这时母亲就不犯愁了。即使如此,一来客人,母亲还是焦虑。我结婚后,她告诉我:回来吃饭得提前说,要不抓瞎。 我和李老师一起回去吃饭,当然提前说。母亲把姑爷当成客人,要是没有像样的饭菜,她过不去这道坎儿。 我自己回去吃饭,母亲明显没了压力。我是母亲生的,吃好吃孬都行。但是,没提前告诉就回去,也是头一回。 忽然,我发现家里少了父亲。要是父亲在家,他会说,我再给你炒个鸡蛋,你不是爱吃鸡蛋吗? 我爸呢?我爸呢!我连着问了两遍,母亲说,你爸回村里了。我说,大热天回村里干嘛?我说这话的时候有点不满,我可是奔着我爸来的,我爸在家能做出好吃的。 他回家收拾厨房的柜门,看你们家弄得挺好,他也要弄一弄。母亲说着就要去端饭菜。我说,我自己端就行。母亲说,你就对付着吃吧,行吗? 我说,都有啥呀?母亲说,有柿子炒鸡蛋。我说,行,我喜欢吃这个菜。母亲又说,可是一点肉菜都没有。我说,在食堂天天吃肉,我正想清减。 大侄儿也出来了,说,还有一盘新炒的大头菜,放了青椒的,你吃不吃?我说,当然吃了。 母亲又端出个菜底子,说,这里有几片红肠,你吃吗?我说,行。母亲要给我去盛米饭,我问,有煎饼吗?母亲说,你想吃煎饼?有啊!说着,她就拿出一包煎饼来。 我洗洗手就坐下了,母亲给我倒了一杯白开水,说,就这么对付着吃吧,你爸又没在家。 我说,这就挺好吃的,你看这好几个菜呢!然后,我就拿出一张煎饼,撕成小块,卷上大头菜、柿子、香肠,好丰盛! 虽然菜都是凉的,这么热的天,吃凉的也很舒服。很快,我就吃了一张煎饼。想想是来清减的,就系紧了煎饼包。 我说,吃饱了。母亲说,你刚吃多点?我说,你看!把剩的西红柿全吃没了,还吃了一张煎饼呢! 母亲说,没吃饱你就饿着,过来喝茶水吧。母亲在我吃饭时沏茶了。 我一边喝茶一边和母亲聊天,母亲问我,哪天出门?我说,还没放假呢,放假就走。 我和母亲聊着,问他们最近吃什么菜。母亲说,你爸一块钱买一个大头菜,这一天就对付下来。我说,吃饭不能对付,我大侄儿回来了,你们得吃点好的。 母亲说,现在生活好了,谁家都不缺吃的,都怕吃多了胖,反正都为了减肥,吃啥都可以。 到上班的点了,我站起来说,周一,我还想过来吃饭。母亲说,那就来吧,反正也没有什么好吃的。我说,没事儿,我爸做什么我就来吃什么。 临出门时,我又说,我周二也来吃午饭。母亲说,为啥呀?我说,因为周一周二之后,我就不用在学校吃饭了,学生上午考试,下午休息,我就可以回家了。 母亲没听明白我的话,说,让小李子也过来一起吃吧,让你爸做点好的。我说,那倒不用,他在学校里代替我陪餐,他不过来吃了,就我自己来。 我又一次强调:就我自己来!我觉得这为母亲减轻了压力,因为我自己去吃饭的时候,母亲觉得我是她生的,他们吃什么我就吃什么。 我轻松地出了门,虽然我跟母亲说我要回去吃饭,但对我来说,我还是费了好大劲才说出口的。我发现,不知何时我把自己当成了外人。 其实,我是觉得假期出门,又是好多天不能与父母见面,我才回家吃饭的。吃什么不重要,陪伴才重要。 当天有晚课,我往家走的时候天已经黑了,一出校门口就碰见了大侄儿。他笑着喊我大姑,我立刻很开心。大侄说,大姑,周一上我们家吃饭吧! 这句话让我很温暖。中午,他在屋里竟然听到我说的话了!我高兴地说,我肯定去。大侄说,让我爷爷给你做好吃的! 今天早晨,李老师在街上看见了父亲,说他拎了两大包东西,看上都是吃的。我心里想,父亲是不是听说我周一去吃饭?他可没少买呀! 我就对你老师说,要不你也跟我一起吃吧,学生陪餐的事,我们再想办法。李老师说,不!你自己去吧。
浙江70岁老人,立遗嘱要把三套房子全部留给儿子。遗嘱只是草稿还没有成文,结果被儿
【233评论】【8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