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会当墙头草的五个国家,排在第一的忘恩负义,还反咬我国一口。国与国之间到底有没有

红雯看国际 2025-07-06 16:20:52

最会当墙头草的五个国家,排在第一的忘恩负义,还反咬我国一口。国与国之间到底有没有“纯友谊”,历史证明或许没有,下面这五个国家,最会当墙头草,尤其是排在第一位的那位,跟我们上演了一场农夫与蛇的故事,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在这些国家中,印度是典型的 “墙头草” 特质,从其外交战略的底色就能看出端倪。1947 年独立后,印度高举 “不结盟” 大旗,宣称不依附任何大国,还与南斯拉夫、埃及共同发起不结盟运动。

但实际操作中,印度却在美苏冷战对峙的夹缝中左右逢源。既从苏联获得大量军事援助,又接受美国的经济支持,甚至在 1962 年中印边界冲突时,美苏罕见地同时站在印度一边。

这种 “两边通吃” 的策略,让印度在冷战时期获得了远超其国力的国际地位,也埋下了投机主义的种子。

进入 21 世纪,印度的 “骑墙术” 更上一层楼。在中美战略博弈加剧的背景下,印度一边高调加入美国主导的 “印太经济框架”(IPEF),在供应链重组、基建合作等领域配合美国对华施压。

另一边又与俄罗斯保持密切的能源和防务合作,即便在俄乌冲突后,印度仍大量进口俄罗斯原油,再通过加工转售获取差价。

这种 “脚踏两条船” 的做法,让印度既能从美国获得技术和市场准入,又能从俄罗斯获得廉价能源,看似精明,实则暴露了其缺乏战略定力的本质。

在多边合作场合,印度的 “搅局” 行为更是屡见不鲜。2025 年 6 月的上合组织防长会议上,印度以联合声明未谴责 “跨境恐怖主义” 为由拒绝签署,其真实目的是借机攻击巴基斯坦。

这并非印度首次在上合组织中 “闹脾气”,2018 年青岛峰会,印度因不满 “一带一路” 相关条款拒签声明;2022 年撒马尔罕峰会,印度又拒绝签署涉及俄乌冲突的声明。这种将多边平台视为 “秀肌肉” 工具的做法,不仅损害了上合组织的凝聚力,也让俄罗斯、伊朗等成员国对印度的耐心逐渐耗尽。

更让中国寒心的是,印度在接受中国援助后,反而在边境问题上频繁挑衅。2020 年加勒万河谷冲突中,印度士兵越线滋事,导致双方激烈对峙。

而在冲突发生前,中国曾向印度提供新冠疫苗援助,帮助其缓解疫情压力。这种 “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 的行为,彻底撕下了印度 “不结盟” 的伪装。

印度的 “墙头草” 做派,归根结底是其 “大国野心” 与 “实力不足” 之间的矛盾产物。一方面,印度渴望成为世界大国,在国际事务中拥有更大话语权。另一方面,其经济发展滞后、基础设施薄弱、产业配套不完善等问题,又使其不得不依赖外部支持。

这种矛盾心态,让印度在外交上陷入 “既要又要” 的困境。既想借助美国制衡中国,又不愿完全倒向西方;既想在中俄主导的平台中刷存在感,又不敢得罪美欧。

然而,这种投机策略并非没有代价。近年来,印度在国际社会的信誉度持续下降,上合组织内部已有声音提议建立 “声明分级机制”,以削弱印度的 “否决权”。

印度在中美之间的摇摆,正在将自身推向 “大国博弈代理人” 的危险境地。一旦中美冲突升级,印度很可能成为首当其冲的牺牲品。

历史反复证明,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印度的例子告诉我们,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利益的权衡,所谓 “纯友谊” 不过是理想主义的幻想。

对于中国来说,既要保持开放合作的姿态,也要时刻警惕 “农夫与蛇” 的悲剧重演。唯有不断增强自身实力,才能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站稳脚跟,不被他人的 “墙头草” 作风所左右。

0 阅读:69

猜你喜欢

红雯看国际

红雯看国际

国际新鲜事每天更新,谢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