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一发炮弹,帮我国一雪前耻,但今天看来我们损失至少36亿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今年年初,乌克兰马达西奇公司被俄军一枚导弹炸成废墟的视频在网络上疯传,不少网友看到后直呼“解气”,认为俄罗斯这波算是帮中国出了一口恶气。可冷静下来一想,这一幕背后的经济损失,恐怕远比想象中惨重。 说到马达西奇,很多人也许没印象,但只要提起全球最大的运输机安-225,它的发动机正是出自这家公司。 作为苏联时期遗留下来的航空发动机巨头,马达西奇在全球航空动力领域曾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十多年前,乌克兰经济持续低迷,马达西奇运营困难,正好赶上中国在大力发展直升机和大型运输机,双方一拍即合,马达西奇主动提出愿意被中国企业收购,而且核心技术和专利都可以打包转让。 当年,北京天骄航空与马达西奇的收购协议已经谈妥,原定2018年完成全部交割。对中国来说,这笔买卖无疑是科技突围的重大机遇。 可偏偏就在关键时刻,美国横插一杠,坚决反对乌克兰将核心航空动力技术交由中国企业掌控。美国的压力让乌克兰政府临阵变卦,不惜违约也要中止交易。导致天骄航空的股价直接遭遇暴跌,损失惨重。 更过分的是,乌克兰后来甚至禁止中国企业代表入境,强行阻断一切后续谈判。对于中国投入的大量人力、物力和资金,乌克兰方面不仅没有任何补偿,还理直气壮地赖账。 按合同规定,单方面违约本该赔偿36亿美元,后来金额甚至飙升到45亿美元。但多年过去,这笔钱连影子都没见着。 因此,等到今年马达西奇在战火中被俄军摧毁,网友们表面上是大快人心,实际上也有不少人意识到,从此拿回赔偿金恐怕更难了。毕竟企业都炸成废墟了,想让乌克兰兑现巨额赔偿,几乎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其实不光是这笔收购款,乌克兰赖账的事还不止一桩。早在2012年,中国进出口银行就曾与乌克兰签署过一项粮食进口贷款协议。 按照约定,乌克兰要向中国出口大量农产品,贷款金额高达15亿美元。结果钱到账后,乌克兰把大部分资金挪作他用,真正运到中国的农产品价值还不到一亿美元。 面对质疑,乌克兰政府只是嘴上说会还款,却一直拖延不还,甚至还把这项旧账和马达西奇的赔偿扯到一起,试图讨价还价。 而且乌克兰政府还反过来向中国施压,要求提供更宽松的贷款条件。可想而知,如果中国在债务问题上松口,其他国家看到也会有样学样,国际信誉和金融秩序都会受到冲击。 这几年来,乌克兰与中国之间的经济往来其实并不少,但每次涉及核心利益,总是问题不断。马达西奇事件让大家看清了,有些国家在关键合作时不讲诚信,最后吃亏的往往还是我们自己。 俄军的导弹固然让部分人出了口气,但经济层面的巨大损失却是实实在在、难以挽回的。 这件事也提醒中国企业,未来在走出去、海外投资时,不能只盯着技术和资产,还要把风险控制和合同执行能力放在第一位。面对不讲信用的合作方,光靠合同和舆论恐怕难以真正保障自身权益。 你们怎么看呢? 信源: 观察者网:乌克兰宣布国有化马达西奇,中企回应 长江日报:突发!泽连斯基:马达西奇被俄导弹击中 强武堂:公开对中国“赖账”?泽连斯基宣布马达西奇国有化,中企坚决反对
停战吧!再打下去,人就全打没了!俄媒7月3日消息,据塔斯社统计,2025
【74评论】【52点赞】
hjr1970
所以说乌粉都是卖国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