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终究还是忍不住要对中国下重手? 7月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大而美”税

岁月静好坊 2025-07-06 12:48:49

特朗普终究还是忍不住要对中国下重手? 7月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大而美”税收和支出法案,使其生效。 法案生效后,美国财政部计划在 2025 年第二季度发行高达 3.9 万亿美元的国债。美元贬值的同时,人民币汇率却逆势走强,这种被动升值对中国出口企业构成直接威胁,尤其是依赖价格优势的传统制造业。 美国国债规模已突破 36 万亿美元,未来十年利息支出预计将超过 1.2 万亿美元。为缓解债务压力,美国可能进一步通过量化宽松向市场注入美元,这将持续推高人民币汇率,削弱中国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法案带来的另一个直接后果是美债收益率上升。这种收益率的提升正在吸引全球资本回流美国,对中国市场形成虹吸效应。 中国减持 82 亿美元美债,持仓量降至 7570 亿美元,创近 15 年新低,而同期英国增持 284 亿美元,持仓量飙升至 8077 亿美元,显示出国际资本对美元资产的重新配置。 资本外流的压力已经在金融市场显现。2025 年上半年,中国股市外资净流出规模超过 500 亿元,债市也出现阶段性资金撤离。尽管中国央行通过逆周期调节工具稳定市场,但美债收益率的持续走高仍可能加剧资本外流风险。 面对美国的政策冲击,中国采取了多维度的应对措施。在货币政策层面,央行在 2025 年第二季度例会中明确提出加大调控强度,通过降准、MLF 等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并引导社会融资成本下降。 同时,中国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2025 年前 5 个月跨境人民币结算规模同比增长 18%,在货物贸易中的占比提升至 30%,减少对美元结算的依赖。 中国还通过结构性政策优化出口结构。2025 年 1-5 月,机电产品出口增长 9.3%,占出口总值的 60%,其中集成电路、汽车等高端产品增速显著。 中国与东盟、金砖国家等区域经济体深化合作,1-5 月对东盟出口增长 13.5%,对 “一带一路” 国家出口占比提升至 38%,分散市场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的政策反噬效应正在显现。法案削减对可再生能源的税收优惠,反而助力中国在太阳能、风能等领域扩大优势。 中国新增光伏装机 1.96 亿千瓦,占全球新增装机的 60% 以上,而美国可再生能源投资因政策不确定性下降 23%。这种结构性变化可能重塑全球产业链格局,中国在绿色经济领域的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特朗普的 “大而美” 法案看似是国内经济政策,实则是一场针对中国的战略博弈。通过美元扩张和资本回流,美国试图在金融领域压制中国,但中国通过政策调整和产业升级正在化解压力。

0 阅读:5

猜你喜欢

岁月静好坊

岁月静好坊

感谢关注,期待与您分享更多好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