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伯驹院士说:每年毕业800多万大学生,可真正在数理化这些基础学科里能搞出世界级成就的科学家太少了。 他觉得问题出在教育上。有几个真相是非常现实的。 为啥我们培养不出顶尖科学家 现在的教育是不是太盯着考试了? 从中学到大学,好多孩子学数理化就是为了刷题、拿高分,根本没时间琢磨这东西到底怎么改变世界。 本来对科学挺好奇的,结果被一堆公式和考点磨没了兴趣,最后只知道做题有用,忘了探索才是科学的灵魂。 大学里评职称、搞科研太急功近利了。 搞基础科学得耐得住寂寞,可能十年八年都出不了成果。 但现在有些学校评教授看论文数量,搞项目看短期效益,谁还愿意花十几年啃一个难啃的课题? 搞数理化研究就像坐冷板凳,可板凳还没坐热,就被各种考核逼着去追热点了。 社会把成功看得太单一了。 搞数理化不像搞应用技术能快速赚钱、出成果,整天跟公式、实验室打交道,看着挺枯燥。 现在年轻人选专业,很多人优先考虑好不好找工作,赚得多不多,敢选基础学科的人越来越少,不是没天赋,是怕坐冷板凳被人觉得没出息。 教育不能光想着批量生产大学生,得想想怎么让孩子真正爱上科学,让搞研究的人能安心啃硬骨头。 如果教育只教会了做题,没教会好奇心和坚持,如果社会只认可赚快钱的成功,不尊重慢功夫的价值,那就算每年毕业再多学生,顶尖科学家还是难冒头。 什么时候咱们的教育能让孩子觉得探索科学很有意思,让搞研究的人觉得坐冷板凳也有价值,什么时候咱们的顶尖人才才会真正多起来。 您怎么看?
姜伯驹院士说:每年毕业800多万大学生,可真正在数理化这些基础学科里能搞出世界级
赵广宇探微一二六五
2025-07-06 12:18:37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