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走红后的赵本山向妻子葛淑珍提出离婚,葛淑珍说:“离婚可以,那你要给我

春日筆記 2025-07-06 09:57:52

1991年,走红后的赵本山向妻子葛淑珍提出离婚,葛淑珍说:“离婚可以,那你要给我一些补偿吧?”赵本山接下来的举动令人震惊不已。

在东北黑土地上,有这么一个农村妇女的故事,听着比电视剧还真实。

赵本山大家都知道,春晚常客,小品王,可今天咱们要说的不是他,是他背后那个默默扛起半边天的前妻葛淑珍。

话说上世纪七十年代,辽宁铁岭有个穷得叮当响的小伙子叫赵本山。

那会儿他连件像样衣裳都没有,村里大姑娘见着都绕道走。

眼瞅着要打光棍,亲戚给说了门亲事,对象是邻村姑娘葛淑珍。

这姑娘命也苦,打小没爹没妈,模样不算俊,但干活是把好手,村里长辈都夸她孝顺。

俩年轻人见了几面,觉着能凑合过日子,扯块红布就算办了婚事。

婚房是漏风的土坯房,炕上铺的褥子都打着补丁。

葛淑珍没怨言,她就图赵本山脑瓜活泛,能说会道。

婚后第二年大闺女赵玉芳出生,家里添了张嘴,赵本山更玩命在外头接活,说书唱戏啥都干,十天半月不着家是常事。

要说这葛淑珍真是能扛事的主儿。

白天在地里刨食,晚上哄孩子,还得伺候公婆。

三年后又添了个儿子赵铁蛋,可这孩子生来就是聋哑人,三天两头生病。

葛淑珍抱着孩子跑卫生所,背地里抹眼泪,当着丈夫面还得强装笑脸。

赵本山那会儿在县剧团混,一个月挣不了几个钱,但葛淑珍愣是能把玉米面变着花样做,让全家吃饱饭。

直到1987年,赵本山带着《摔三弦》上了辽宁春晚,才一炮而红。

家里日子眼见着好起来,彩电冰箱都置办上了。

可这人红了应酬也多,赵本山成天不着家,两口子一年见不着几回面。

葛淑珍守着空房子,听着电视里丈夫说小品的笑声,心里跟针扎似的。

1991年腊月,赵本山从北京回来,蹲在炕沿上抽了半宿烟,最后憋出一句:"咱俩离了吧。"

葛淑珍当时正在纳鞋底,针尖扎进手指头都没觉着疼。

她没吵没闹,就着煤油灯哭到天亮。

第二天一早,收拾了两件换洗衣裳,带着俩孩子搬进了县城分的三居室。

赵本山把存折塞给她,25万块钱在当年能买半条街,可葛淑珍转头就锁进抽屉,一分没动。

离了婚的葛淑珍开始找工作。

没文化又嘴笨,只能在火锅店当洗碗工。

寒冬腊月,手泡在油汤里冻得通红。

闺女看着心疼,劝她再找个男人搭伙过日子。

葛淑珍摇摇头:"妈这辈子就守着你们姐弟过。"

可老天爷专挑苦命人折腾,1994年儿子突发心脏病没了,葛淑珍在殡仪馆抱着孩子冰凉的身子,哭得昏死过去。

丧子之痛差点要了葛淑珍半条命。

病好后她在菜市场支过摊,给人当过保姆,最难时候捡过菜叶子。

闺女考上大连外国语学院那天,葛淑珍把攒了十年的存折拿出来交学费,自己还穿着带补丁的棉袄。

2003年,葛淑珍在县城盘下家快倒闭的饭店,招牌都没换,还叫"味真香"。

起早贪黑和面剁馅,亲自跑市场挑新鲜菜。

别人劝她找赵本山拉点关系,她眼一瞪:"我葛淑珍做生意不靠别人!"

如今这饭店成了当地招牌,三层小楼天天爆满,熟客都知道老板娘实诚,分量给得足。

闺女现在在政府部门工作,三番五次想接她去享福。

葛淑珍摆摆手:"妈守着这店心里踏实。"

有人给她介绍老伴,她总说:"半截身子入土的人,不折腾了。"

店里服务员说,常见老板娘对着账本发呆,本子底下压着张泛黄的全家福。

赵本山后来上节目提起前妻,说最对不住的就是她。

葛淑珍在电视前瞅着,啪嗒关掉电源。

第二天照常四点起床发面,和面的手劲比往常更大了些。

街坊都说,这老太太身上有股子劲儿,像黑土地里钻出来的红高粱,风雨越大腰杆越直。

0 阅读:13
春日筆記

春日筆記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