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续来了”!K1373次客车不开门是有原因的,一方面是开门太危险了,另一方面是当时车里的温度只有31℃,所以经过综合考虑才没有选择打开车门。
当时列车停靠的东孝站是个四等小站,平时不接旅客,连站台都没有,晚上黑漆漆的,想帮忙都帮不上。
车里的乘客确实也热的够呛,像刘先生就说热得人受不了,有人衣服全湿透了,还有人中暑被扶走。
不过列车上的工作人员也没闲着,一个五十多岁的女乘客头晕得站不住,马上就被安排到乘务室躺着。
他们还开了80多个小气窗通风,发了自带的40多瓶水,后来又协调送来1300多瓶水和900多罐八宝粥,救护车也在站外候着。
从始至终,除了开车门,工作人员可以说是把能做的都做了。
至于为什么不开车门,工作人员解释说当时车门外头离地一米五高,既没站台,晚上又没灯,人下车很容易摔着,也怕万一有人乱跑出事。
再加上当时车内的温度只有31℃,属于还可以忍忍的范围,在考虑了各种情况之后,才做出了不开车门的决定。
其实工作人员死守不开门的规矩,也是为了乘客的安全考虑,万一有人跳车摔伤,确实很危险。
可车里实际温度比测温点高不少,乘客汗流浃背、老人头晕眼花,这时候还硬抠“31度未达紧急标准”,就有点勉强了。如果真的能“忍一忍”,相信小伙也不至于“砸窗通风”。
说到底,安全这事得讲实际。测温仪说31度,但人挤人的车厢体感估计早超40度了。
规则是不是该加上“人体耐受”这条?下回再遇上,能不能先拿喇叭教乘客解暑土法子? 毕竟人命关天时,灵活比死守温度计上的数字管用!
阳光
放屁,那回砸了窗了,后来才拿的水和食物给乘客,之前都回硬等着闷
阳光
放屁,那是砸了窗了,后来才拿的水和食物给乘客,之前都回硬等着闷
启航
闷死就好了,有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