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汶川又地震:川滇地震带再分析

易烟谈历史 2025-07-06 04:59:37
🇨🇳川滇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 地面高程变化剧烈、深大断裂纵横展布、强震频发, 是高原物质向E和SE逃逸的主要通道. 根据震源机制和地震破裂带资料, 以鲜水河、安宁河、小江、曲江、金沙江和红河断裂带为界划分出“川滇菱形块体”, 认为该块体相对外围向SSE运动并控制区内主要地震活动. 📻宋方敏等(1998)围绕菱形块体周边划分出龙门山块体、滇东块体、印支块体、腾冲-保山块体和藏东块体2008年5月12日汶川Ms8.0地震发生于龙门山断裂带中段, 以逆冲为主, 是巴颜喀拉块体向东移动受四川盆地阻挡所致(.截止2015年1月, 除2013年4月20日发生于龙门山断裂带南段的芦山Ms7.0地震以外, 2008年8月30日、2009年7月9日相继发生四川攀枝花M6.1、云南姚安M6.3地震, 2014年5月30日、8月3日、10月7日和11月22日相继发生云南盈江M6.1、鲁甸M6.5、景谷M6.6和四川康定M6.3地震. 因此深入分析强震前后块体边界断裂带的运动、受力变化, 探讨其与强震孕育、发生的关联性有着重要意义. 🇨🇳中国地震局正式地震目录显示, 从1976年至2022年, 在川滇的主要区域(99°~106°E, 24°~33°N)先后发生了近7万次中号≥2.0地震, 其中中号≥3.0地震近万次。因此,今日的汶川的3.3级地震,朋友们也无需恐慌,位于断裂带的城小震是很频繁的,结合地震空区和应力分析,小货郎认为龙门近期发生强震的概率极低,请放心。

0 阅读:0
易烟谈历史

易烟谈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