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媒鼓噪“用核武逼中国谈判”这种疯话,恰恰暴露了某些人面对国力差距时的战略焦虑。 说起来这事儿可不新鲜,早在2009年,印度前海军中将库玛尔·辛格就公开写文章,嚷嚷着要印度放弃“不首先使用核武”原则,拿核武器跟中国较劲儿,还说啥“常规军力不够就得靠核武找平衡”。十几年过去,这套陈词滥调在印度某些圈子里非但没消停,反而越说越离谱——最近甚至有人敢直接提“攻击三峡大坝和沿海城市”。可他们也不想想,中国网友早把这事儿当笑话调侃了:“打印度哪用得着核武器?地理优势就够喝一壶了。” 您瞅瞅青藏高原上那4000米的“天然观景台”,解放军的雷达站就跟24小时不打烊的监控室似的,印度平原上啥动静看得门儿清。就这压制力,几枚导弹能翻得了天?别说打三峡了,光是想想导弹飞过半座青藏高原得费多大劲儿,印度那些所谓的“战略家”怕不是连地图都没看明白。 再说印度自个儿的核武器,那技术水平到底啥样?英国媒体早扒过底裤——印度核武器的可靠性和真正大国比,差着十万八千里。潜射导弹造了几十年都没整明白,国产巡航导弹试射十次有八次打偏,连巴基斯坦都用精准打击技术给印度“补过课”。嘴上喊着“覆盖中国全境”,真到用的时候,怕不是自家指挥系统先掉链子,导弹在半道上就“迷路”了。 中国这些年调整了核政策,虽然不咋提“永不首先使用”了,但反击门槛写得明明白白:除非有人打咱们核设施、三峡这种命根子工程,或者攻击航母,否则绝不动核按钮。那些想靠核突袭吓唬咱们谈判的,纯属脑子进水——真要是敢动三峡,那等于自己按下核反击开关,哪还有机会讨价还价? 更逗的是,这边印度还在那儿喊着核威胁,那边跟美国谈贸易协议倒挺积极。特朗普定的7月9日关税大限快到了,印度为了豁免权,据说可能默认配合美国封锁中国产品转口。这招儿“军事唱黑脸,经贸捅刀子”的投机把戏,连印度自家官员都犯嘀咕:“这非赢即输的框架咱可接不住。”你说这不是心虚是啥? 大国博弈哪是靠几句核讹诈就能赢的?中国商务部敢拍胸脯说“敢牺牲中国利益换美国关税?后果自负!”,背后是有底气的——稀土管控能卡美国脖子(人家83.7%的稀土靠中国)、全产业链抗压能力强得很,科技自主这块儿更是“你制裁我,我就突破”。就说最近俄外长用“绝对不是”四个字,直接粉碎西方离间中俄的阴谋;解放军和俄军在鄂霍次克海演习,把域外干涉的念头都吓退了。这时候还沉迷“核武速胜论”,不是太天真是啥? 三峡大坝就那么静静卧在长江边,印媒的核狂想连个波纹都掀不起来。反倒是恒河平原上,印度该琢磨琢磨咋别让贸易战的“后果”砸了自己“印度制造”的招牌。
莫迪以前走到哪里,都有人哄着、捧着,这画面传到印度,他们就觉得自己是真强大了,别
【10评论】【1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