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14岁赖宁因救火不幸牺牲,然而三十年过后,照片被学校摘下,雕像被拆除,就连英雄的事迹被教科书删除,这究竟是为什么?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英雄事迹被磨灭? 这样的事情乍一听甚是离谱。 想当年,赖宁为了救火付出了宝贵的生命。 那时的他才不过14岁,却拥有如此伟大的奉献精神。 值得所有人去学习,更值得所有人敬仰。 可谁又能想到,时间在流逝,时代在进步,曾经被视作英雄的赖宁陷入浪潮风暴里。 曾经弘扬他救火事迹、伟大精神的学校不再弘扬,挂在学校的照片都拆了下来。 就连雕像都没有放过,更别提教科书里的英雄事迹。 总之,有关赖宁的一切都不复存在。 有很多人都不理解为什么要这么做,甚至斥责有关单位做出此决定。 可当大家了解其背后深意的那一刻,不再指责,问题得到了答案,也陷入了沉思。 这一切,都还要从故事的主人公,赖宁讲起。 赖宁出生在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他这个人却不普通,从小就展现出常人的智慧和学习天赋。 他品学兼优,每一次考试都名列前茅,从来都不会仗着自己成绩好就看不起那些成绩差的同学。 相反,赖宁总是帮助他们,和他们一起进步。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的荣誉更是随之而来。 自小,赖宁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对地质情有独钟,立志长大以后要做一个优秀、伟大的地质学家。 他所在的地方,每到秋季气候十分干燥,以至于火灾频发。 在这种情况下,赖宁和自己的探险小队经常帮助当地部门进行森林火灾的宣传与防范。 除了上学和宣传,他剩下的时间会和小伙伴们在山上一起玩耍,特别惬意。 可惜,好景不长。 1988年一天下午,赖宁正在家里写作业。 本以为这一天会平静地度过,没想到,意外总是悄无声息地到来。 就在赖宁认真写作业的时候,县里的广播突然响了起来,彻底打破了当下的平静。 他从广播里得知海子山发生火灾,二话不说直接放下手中的笔,一溜烟儿就跑出了门。 母亲看到赖宁急匆匆的模样,还以为他跑出去和小伙玩。 此时的她绝对想不到,这次是她和他的最后一面,再见成了生死相隔。 路上,赖宁遇到了同样去山上灭火的同学。 他们几个一合计,一起上去救火。 由于当时天气特别干燥,再加上还在山上,火势特别大。 赖宁和同学用松枝疯狂地通过拍打灭火。 但这对火海来说,无疑是在“挠痒”。 很快,救火队赶到现场。 负责的领导第一时间就让人将孩子们送下山。 赖宁虽然有些不情愿,却不得不跟着他们一起走。 谁知,他竟然偷偷脱离了下山的队伍,又朝着山上跑去。 当时火势凶猛得就像是恶魔一样,仿佛要将整座山吞噬掉。 救火队拼尽全力,终于控制住火势,他们齐心协力,将这个“恶魔”消灭掉。 可惜,赖宁牺牲了······ 救火队都沉浸在紧张的灭火里,压根不知道他又回来救火。 因为这件事情,赖宁被人们称为英雄,学校、社会都在宣扬他的精神。 可现在时代不一样了。 赖宁那个时候才不过14岁,社会不再鼓励这样的风气。 所以他的英雄事迹被“删除,”照片也被拿了下来。 国家重视保护青少年其实也能理解,毕竟孩子在成长中,得接受正确的价值观,树立正确看待事情的观念。 尽管赖宁的故事不再出现在课本里,但是他伟大的精神会一直留在这个世界。 大家也会用其他方式来缅怀他! 主要信源:(上观新闻——今天|3月13日,31年前,一个英雄少年感动了中国)
1988年,14岁赖宁因救火不幸牺牲,然而三十年过后,照片被学校摘下,雕像被拆除
琴音流转
2025-07-05 14:13:0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