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为什么要站在一起?其实有个俄罗斯的精英已经说出了答案。俄罗斯政治家康斯坦丁·卡拉切夫对中俄关系说过,他认为中国既不是俄罗斯的盟友,也不是朋友,中俄只是恰好走到一起的同路人而已。 自打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憋屈。北约东扩跟推土机似的,把俄罗斯的战略空间压得越来越小;西方制裁跟连环炮似的,打得俄罗斯经济直打摆子。 中俄走到一起,就是被西方的压力给“逼”的,就像2024年9月,中国宣布对镓、锗等稀有金属实施出口管制,美国急得跳脚,俄罗斯立马跟上,考虑限制铀、钛、镍等战略原材料出口。这一招“组合拳”下来,直接戳中了西方工业的软肋。 美国50%的铀进口依赖俄罗斯,欧洲空客的飞机制造离不开俄罗斯的钛。双方这一唱一和,把西方的制裁反噬得明明白白。 光有外部压力还不够,还得有实实在在的利益。俄罗斯有啥?石油、天然气、矿产,还有军事技术。中国有啥?制造业、市场、资金,还有完整的产业链。 你以为这就完了?远不止这些,俄罗斯的远东地区那地方大得离谱,1300万平方公里的地儿,人口还不到700万,简直就是捧着金饭碗要饭。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和俄罗斯的“向东看”战略一撞上,立马就擦出了火花。 2025年,中俄签了《东北—远东合作规划纲要》,中国企业带着资金和技术过去,建产业园、修铁路、开矿场,俄罗斯则把大豆、牛肉一车车往中国运。这种合作可不是谁可怜谁,而是实实在在的双赢。 中国得了资源和市场,俄罗斯得了投资和技术,两边都乐呵。就说俄罗斯的牛肉,2024年下半年开始,在中国市场上占比蹭蹭往上涨,价格还比美国牛肉便宜不少,消费者高兴坏了,美国供应商却急得直跳脚。 这些项目一落地,不仅让俄罗斯的资源变成了真金白银,也让中国的技术和资金有了用武之地。中俄这波操作,把“合作共赢”四个字写得明明白白。 有人可能要问了,既然是同路人,那为啥不结盟呢?道理很简单,结盟就意味着绑在一条船上,可中俄都有自己的底线。比如说,中国在台湾问题上寸步不让,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也绝不含糊。 中俄在国际舞台上的配合,那叫一个默契。2024年联合国安理会讨论对俄制裁决议时,中俄联手否决了西方的提案;在金砖国家扩员问题上,双方一致支持吸纳埃及、埃塞俄比亚等新成员,硬生生把金砖从“富国俱乐部”变成了“全球南方代言人”。 同路人也有同路人的难处,俄罗斯心里头其实挺矛盾的:一方面离不开中国的市场和资金,另一方面又担心中国在中亚、远东的影响力太大。 说到底,中俄关系就像一场精心编排的双人舞,既要踩着同一个节奏,又要保持各自的平衡。双方心里都清楚,在这个弱肉强食的国际丛林里,单打独斗只有死路一条,抱团取暖才能活下去
中俄为什么要站在一起?其实有个俄罗斯的精英已经说出了答案。俄罗斯政治家康斯坦丁·
江卿曻
2025-07-05 12:10:10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