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黑心店家要严惩!”据顶端新闻7月3日的报道上海一面馆把顾客吃剩的面二次上桌后续:老板娘黑历史被扒,简直劣迹斑斑!
2025年7月3日中午,上海黄浦区瞿溪路一家重庆面馆内,李女士的豌杂面刚吃几口,碗底赫然躺着几块红得刺眼的西红柿。
她瞬间头皮发麻——十分钟前,邻桌情侣退掉的西红柿鸡蛋面被店员端回后厨,而自己点的明明是豌豆面。
质问老板时,对方爽快退款,却反呛:“退钱还堵不住嘴?别人吃过的面怎么就脏了?”更有一名“路人”帮腔:“为碗面闹什么?纯属无赖!”
据现场目击者还原,那碗被退回的西红柿面在后厨经历了“闪电改造”,店员拨开表层残渣,倒进沸水涮洗“消毒”,再浇上豌豆酱汁撒把葱花,全程不到一分钟。
隔壁服装店老板补充,这类“回收面”常被倒进贴“员工餐”标签的蓝桶,但桶内食物最终流向成谜。
更讽刺的是,半年前就有顾客曝光同店操作,未吃完的小酥肉回收过油再售,肥肠面里掺了上桌的雪菜渣。
该店行为直接踩中《食品安全法》第34条红线,禁止经营污秽不洁、掺假掺杂食品。
卫生部《餐饮业卫生规范》更明确要求:成品与半成品必须隔离存放,回收食品一律销毁。
而涉事面馆的“回收流水线”,连最基本的“五四制”卫生标准都抛之脑后,事件曝光后,网友火速“扒皮”线上店铺。
4月29日的差评记录显示,有顾客目睹店员将剩面加料二次销售,评论区化作“吐槽大会”,有人戏称该店应改名“循环面馆”:点单→上错→回收→换浇头→再上桌。
7月4日,属地市场监管部门突击检查,查扣疑似回收食材,店铺紧急闭店。
现场照片显示,后厨面粉袋敞口堆墙角,洗碗池浮着菜叶,卫生评级恐触底。
餐饮同行算了一笔账,,一碗面成本不足5元,但一次差评可劝退20名潜在顾客。
涉事面馆为省蝇头小利,终遭口碑反噬,更严峻的是,医学专家指出,唾液残留的幽门螺杆菌、甲肝病毒经简单加热无法灭活,口腔溃疡者感染风险陡增。
当前,上海市场监管部门正依据《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深度调查,若查实故意售“二手面”,该店将面临吊销执照、终身禁业的重罚。 信源 : 《餐饮业卫生规范》 《食品安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