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刚恢复C919发动机出口,却发现中国早已不吃这套!LEAP-1C断供逼出国产长江-1000A,技术性能全面反超,美企反成输家。别以为解禁能挽回市场,谁卡过中国脖子,就别怪我们不客气了。 随着美国近期对LEAP-1C发动机出口限制的松动,GE的发动机供应似乎重现曙光。表面看是“解禁”,有些人甚至还松了口气。 但你要真以为中国会像以前那样感恩戴德,那就真是太天真了。就这几个月的折腾,已经让整个国产大飞机产业彻底明白一个道理:任何依赖美国的选择,都是对未来的不负责任。 时间倒回到5月28日,美国商务部一纸禁令,直接把C919的“心脏”给卡了。 理由还是那句老掉牙的“国家安全”,可谁都知道,真正的理由是中国对中重稀土的出口设置了管控,狠狠戳了美国军工的痛点。 这一来二去,C919差点被拖进停产的泥潭,原计划2025年交付的75架飞机,几乎一下子全悬了。 可中国不是20年前的中国了,这种封锁,根本就吓不倒我们。相反,这反而逼得我们把原本还在摸索阶段的国产替代项目,直接踩了油门。 长江-1000A发动机的推力已超越LEAP-1C,油耗还低15%,单台每年能省下2400吨燃油。 原本计划2027年量产的进程,现已提前完成核心验证,2025年底将启动适航认证,为C919装机试飞铺平道路。 你说美国这次为啥急了?因为他们终于意识到,这一刀砍下去,伤不到中国,反倒是GE自己的市场要先凉。 断供一个月,GE在中国的7700台发动机维护体系面临瘫痪风险,巨额损失已成定局。赛峰也不干了,法国人当面反对,生怕中国一怒之下连他们涡轮叶片的单子也一起砍了。 禁令出台后不足两月,美国态度急转。不仅发动机限制松绑,更同步放宽了芯片设计工具等关键技术出口管制,甚至德国西门子也被“默许”在华自由开展业务。 这操作,看起来像是“缓和”,但其实不过是美国典型的“打一巴掌给个甜枣”套路。 在这场博弈中,中国不仅没有被压倒,反而将国产化进程大幅压缩。曾经为适航认证和成本考虑选用的国外子系统,如今正加速切换。 天脉三号航电系统将于2025年第四季度装机,成都飞机集团的钛合金起落架7月进入实测阶段。 商飞的战略储备足够支撑产业链在2026年前完成平稳过渡。 而且你以为我们只是在搞发动机?错了。飞控、航电、液压、电传系统这些核心子系统,中国早就不是不会做,而是为了适航认证和成本才选的外企货。 现在既然你们先撕了脸,那我们也就不装了。备胎系统已进入装机倒计时,商飞的战略储备也足够让产业链平稳过渡到2026年。 这次美国的“松绑”,看着是让步,实则是被逼的。他们清楚,一旦中国在C919全面国产化,那就真的失去了最后的制衡权。 到时候不仅订单没得赚,连配套服务都得被踢出局。所以他们想赌一把,希望我们还能像以前那样“回心转意”。 但美国人太不了解今天的中国了。从华为到中芯国际,再到现在的C919,这一路走来,我们早就明白了一个道理:凡是被卡过的地方,统统都要自己掌握。 你以为我们会为了一个供应许可,就重新把命门交出去?就算你今天恢复出口,明天我们也不会再把你当唯一选择。 C919有超过1500架的订单,未来市场规模是千亿级的,谁想参与,请先证明你不会再出幺蛾子。 再说了,美国虽解除禁令,却无任何对断供行为的反思。他们的逻辑很简单,只要你还没完全独立,那我就能随时掐住你脖子。 可他们没想到,这手段用得多了,反而成了我们最强的催化剂。 你说中美之间的博弈结束了吗?远远没有。但我们已经不再是那个一听禁令就慌了神的国家了。 如今的中国,已经掌握了太多主动权。稀土谁控制?我们控制。波音订单谁说了算?中国暂停737MAX采购转投空客和C919的决策,就是最硬的筹码。 发动机你愿意卖?很好,不愿意?我们自己造。 再看欧洲那边也不傻,EASA虽以“依赖进口部件”为由拖延适航证,但首轮符合性试飞评估已完成。 瑞安航空已经表态:只要便宜,不看产地。这话什么意思?意思是你美国再怎么使绊子,也拦不住别人买账。 更值得玩味的是,6月中国突然将三架已完成交付的737MAX退回波音。这是巧合吗?还是中方在用自己的方式,告诉你们:你能断供,我们也能断单。 别以为只有你有筹码,我们手里的反制工具,多得很。 按现有节奏,长江-1000A将在2027年实现全面量产,届时C929原型机也将完成首飞。全球航空业的美欧双头垄断格局,正在被中国崛起的三极力量撕开裂口。 美国人最怕的,不是你崛起,而是你不再依赖他们。当C919真正装上“中国心”,那一刻,不只是技术的胜利,更是战略的胜利。 外媒曝美国解除对华C919发动机出口禁令——·观察者网
美国刚恢复C919发动机出口,却发现中国早已不吃这套!LEAP-1C断供逼出国产
江卿曻
2025-07-04 14:07:51
0
阅读:1789
神经蛙
卡脖子没用了,特朗普才恢复发动机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