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中国有了超厉害的北斗系统,为啥国内好多地方还在用美国的 GPS 呢? 说句你可能不敢信的,要是现在一股脑全换成北斗,咱手机大概率都没法正常用啦。 先得搞清楚,咱日常说的 “GPS”,早就不是单指美国那个系统了,而是成了卫星导航的代名词。 很多时候,咱们手机显示连着 GPS,其实接收的信号里,没准就有北斗的份儿。 为啥会这样呢?这就得从 GPS 的 “先发优势” 说起。 美国搞 GPS 那可是相当早,早在 1994 年就全面建成投入使用了,这么多年过去,全球到处都是基于 GPS 开发的设备、软件,各种相关技术、标准也都围绕它建立起来。 就好比一个城市里,大家长期习惯走一条主干道,就算旁边新开了一条又宽又好的路,想要所有人一下子都换过去走,谈何容易。 在手机领域,很多手机厂商从一开始设计产品,就把 GPS 模块当作标配,供应链、生产工艺都成熟得不能再成熟了。 要是突然全换成北斗,整个生产体系都得大调整,成本那叫一个高,还得重新培训工人、调试设备,麻烦得很。 而且,北斗系统虽说性能超棒,可它全面建成也就是近几年的事儿。 在市场推广、应用普及这块,确实还需要时间。 拿汽车导航来讲,好多老车出厂就预装了 GPS 导航,车主觉得用着还行,也没动力专门去改装成北斗导航。 另外,不同的卫星导航系统,虽说基本功能都是定位、导航,但在信号频率、数据格式这些底层技术上,还是有差别的。 很多软件开发者,为了让自家软件能在全球范围稳定运行,就直接选用兼容性最好、普及率最高的 GPS 接口,这样一来,在软件层面,咱们就感觉好像一直在用 GPS。 不过,可别以为北斗没存在感,实际上,它已经在很多关键领域大显身手了。 像咱们国家的交通运输行业,北斗系统被大量应用在车辆监控、调度上,好多长途货运车、公交车都装了北斗定位设备,不仅能实时监控车辆位置,遇到紧急情况,还能通过北斗的短报文通信功能发送求救信号,这是 GPS 做不到的。 还有农业领域,用北斗导航辅助的农机,耕地、播种那叫一个精准,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在救灾抢险的时候,北斗更是发挥了关键作用,救援人员能通过它准确知道自己位置,还能把灾区情况及时反馈给后方指挥中心。 从长远来看,随着北斗系统不断完善,国内北斗应用推广力度加大,未来肯定会有越来越多设备、软件优先选用北斗。 到时候,大家就能真真切切感受到,咱中国的北斗,无处不在,给生活带来更多便利。 大家觉得,在哪些场景里,北斗能比 GPS 发挥更大作用呢?
24小时耐力赛都看吐了吧来看看华为的36小时耐力赛成绩,36小时行驶了3211
【116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