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防长不给上合面子,现场扔笔拒签联合公报,理由竟是“没提克什米尔恐袭”   2

晴澍世界说 2025-07-04 12:38:45

印度防长不给上合面子,现场扔笔拒签联合公报,理由竟是“没提克什米尔恐袭”   2025年6月26日,青岛上合组织防长会议上,一场意想不到的风波打破了会场的平静。各国防长正准备签署联合公报,印度防长拉杰纳特·辛格却突然扔下笔,拒绝签字,理由直指公报“没提克什米尔恐袭”。这一举动不仅让东道主中国和其他成员国猝不及防,也迅速登上国际头条。究竟是怎样的不满,让印度选择在如此重要的场合公开“翻脸”?背后又藏着什么隐情?   2025年的这次会议在中国青岛举行,旨在讨论反恐、地区安全和军事交流等议题。参会国家包括中国、俄罗斯、印度、巴基斯坦等,各国防长齐聚一堂,气氛本应是团结合作的象征。然而,到了签署联合公报的环节,印度防长的举动却让这一象征蒙上阴影。联合公报作为会议成果的体现,通常由各国共同签署,向外界展示一致立场。   事情的导火索要追溯到2025年4月22日发生在印度控制的克什米尔地区的恐怖袭击。这次袭击造成26人死亡,17人受伤,震惊印度上下。印度政府迅速反应,总理莫迪中断外访回国,内政部长亲自指挥搜捕,情报机构将矛头指向所谓“克什米尔抵抗组织”,并指责巴基斯坦为其提供支持。印度外交部随后发表声明,呼吁国际社会谴责巴基斯坦,称其为恐怖主义的幕后推手。   袭击发生后,印度采取了强硬报复措施。5月10日,印度发动代号“朱砂行动”的军事打击,针对巴基斯坦境内的所谓“恐怖基础设施”进行导弹袭击。巴基斯坦则否认目标与恐怖主义有关,称其为民用设施,并指责印度侵犯主权。这次冲突成为近年来印巴关系中最严重的对峙之一,国际社会纷纷呼吁双方冷静,避免局势进一步升级。   然而,联合公报草案不仅没有提及克什米尔恐袭,反而提到了巴基斯坦俾路支省的火车挟持案。俾路支省是巴基斯坦的敏感地区,当地分离主义活动由来已久,而印度常被指控暗中支持这些武装力量,作为对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问题上的反制。在印度看来,公报内容的这种安排无疑是“双重标准”的体现。   辛格的拒签行为一石激起千层浪。首先,这件事直接暴露了上合组织内部在反恐议题上的分歧。作为一个以反恐为重要目标的组织,上合成员国对恐怖主义的定义和应对方式却并不完全一致。印度和巴基斯坦作为宿敌,长期以来互相指责对方支持恐怖主义,这种对立让上合的协调工作变得格外棘手。   对中国来说,作为东道主,这次事件是个不小的考验。中国一直致力于推动上合组织的团结与发展,同时与巴基斯坦保持着深厚的战略伙伴关系,与印度却因边界问题存在分歧。在会议期间,中国防长与辛格进行了会谈,双方讨论了双边关系和边界争端,同意寻求长期解决方案。   过去几年,印度多次在上合组织内对涉及巴基斯坦的议题表示异议,甚至阻挠经济合作项目。这次拒签,很可能也与国内政治需求有关。莫迪政府近年来推行强硬的民族主义政策,辛格的举动在印度国内被部分人解读为“捍卫国家尊严”的表现,赢得了一些支持。   这次事件让外界看到,成员国之间的信任和协作仍需加强。反恐作为上合的核心议题,需要更务实的合作,比如情报共享、联合军演等,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同时,公报起草过程也暴露了问题,未来需要更充分地考虑各国的关切,避免类似尴尬再次发生。   作为一个崛起中的大国,印度近年来在国际舞台上越来越活跃,但其强硬姿态也让合作变得复杂。上合组织要想在未来走得更远,必须找到平衡各方利益的办法。毕竟,地区安全不是哪一国能单打独斗解决的,团结协作才是正道。

0 阅读:27

猜你喜欢

晴澍世界说

晴澍世界说

希望大家喜欢我的作品,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