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水变油”事件,被喻为中国第五大发明,上了中央电视台台,一位公安副局长还成为“发明人”王洪成的保镖,保护这一“国宝级”发明家到处表演。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冒出一个让人瞠目结舌的“发明”——“水变油”。几滴神秘液体就能让水变成燃料?这事儿听起来像天方夜谭,却真真切切上了中央电视台,被吹成“中国第五大发明”。发明人王洪成风光无限,连公安副局长都给他当保镖,全国巡演赚足眼球。可这背后是真本事还是大忽悠?科学家的质疑像一盆冷水泼来,真相逐渐浮出水面。这场闹剧到底怎么回事?咱们一起来扒一扒! 王洪成,1954年出生在哈尔滨,家里条件一般,父母都是普通工人。小时候他不爱读书,小学没念完就辍学了,成绩差还老惹麻烦。后来他在农村养过猪,也学过木匠,靠手艺吃饭。二十多岁参军,退伍后进了哈尔滨公交公司,先当售票员,后来开公交车。那时候油价不便宜,他每天盯着油表,心里老琢磨着咋能省点油。改革开放后,全国喊着“科技兴国”,他虽没啥文化,却也想搞个“大发明”,于是开始在家鼓捣化学瓶子,梦想弄出个廉价燃料翻身。 1984年,他突然宣布“水变油”成功,说自己调出了“洪成基液”,几滴就能把水变成油。这消息一出,立马炸了锅,他也从一个普通司机摇身一变成了“发明家”。 王洪成第一次公开表演是在1984年哈尔滨一个院子里。他拿个铁桶装满自来水,当着记者和围观群众的面,滴了几滴红色液体进去,水变红了,像变魔术一样。哈尔滨公安副局长也在场,还喝了口水说没问题。接着,王洪成舀了点变红的水装进易拉罐,拿到厨房一点火,火苗蹿起来,众人惊呆了。他还把这“油”倒进汽车油箱,车还真开了,现场掌声一片。那一刻,他像是掌握了什么惊天秘密。 之后,他带着这套表演全国跑,从大庆到北京,再到上海,场场爆满。中央电视台也报道了,报纸上吹他是“中国第五大发明”,连公安副局长都亲自护着他四处展示。1992年,他还搞了个公司,叫洪成新能源膨化剂有限公司,忽悠了300多家企业投了上亿资金。哈尔滨公交公司甚至拿十几辆车试他的“燃料”,首发仪式搞得热热闹闹。可惜,没人看出这全是障眼法。 王洪成的表演看着神奇,其实全是套路。点火那罐子,里面早就藏了汽油,水只是个幌子。汽车能开,也是因为他偷偷把水换成了真油。这些小动作在表演时没人注意,大家都被“奇迹”吸引了眼球。他的“洪成基液”听起来高大上,其实就是高锰酸钾加点肥皂之类的东西,根本没啥高科技。靠着这些小伎俩,他硬是把全国忽悠得团团转,连央视和公安都被蒙了。 这事儿能火起来,也不光是他一个人的“功劳”。那年代,大家对科技特别狂热,又不太懂科学原理,王洪成抓住了这点。他表演时总找大场面,请官员站台,媒体再一炒作,普通人哪有不信的?加上公安副局长当保镖,谁敢怀疑这是假的?就这样,一个骗局愣是被包装成了“国家骄傲”。 1995年,风向变了。中科院院士何祚庥看不下去了,在报纸上发文质疑,说这违背科学常识。他还拉了14个政协委员一起上书,要求查清楚。调查组来了,科学家把王洪成的实验拆解了一遍,发现全是假的。那“基液”没一点转化水的本事,点火靠藏汽油,汽车靠偷换油。检查他家时,还翻出了藏汽油的道具箱,证据确凿。 1996年,王洪成被抓,1997年在哈尔滨法院判了10年,罪名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他的7套房、2辆车全被没收。这场骗局搞了13年,直接经济损失4个亿。投钱的企业赔得血本无归,公交公司的车也因为进水废了。有些人甚至因为这事儿破产,走上了绝路。曾经的“第五大发明”成了笑话,王洪成的神话彻底崩了。 “水变油”这档子事儿,咋看咋离谱,可它能火十几年,真得好好想想为啥。那时候科技热潮起来了,大家都盼着奇迹,王洪成就钻了这个空子。媒体不查证就吹,官员不质疑就捧,公众没分辨能力就信,层层失守才让骗局得逞。科学不是靠表演,得拿证据说话,这点咱们得记牢。 还有,这事儿也提醒咱们,别一听“高科技”就激动得不行。王洪成没啥文化都能忽悠全国,咱们普通人更得多个心眼,别被花里胡哨的噱头牵着走。政府和媒体也得负起责任,别随便给谁背书,不然害的是老百姓。 这场骗局不光是钱没了,更伤了人心。那些投钱的企业家,有的倾家荡产,有的甚至没熬过去。哈尔滨公交公司赔了车不说,公信力也受了影响。老百姓看了这场闹剧,对“发明家”和“科技突破”多了几分怀疑。这事儿过去快30年了,可留下的阴影还在,有些人对科学创新的态度变得更谨慎了,甚至有点不信任。 不过,也不是全是坏事。这次教训让大家明白,科学不是喊口号,得有真凭实据。后来国家对类似项目查得更严了,公众也慢慢学会了问一句“真的假的”。从这点看,王洪成的闹剧倒也算歪打正着,逼着咱们长了点记性。
柴桑大姐的这招,对三石来说真是太狠了!这次可不是小打小闹,而是
【6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