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惊魂蹦极!模特饭碗险毁!安全承诺变免责推诿?​​

十一的猫猫指南 2025-07-04 10:11:25

一次寻求刺激的蹦极体验,瞬间化作噩梦连连。 浙江一位年轻女孩,站上高空蹦极台,恐惧战胜了勇气。最终,她紧闭双眼,示意工作人员“推一把”。身体骤然悬空,失重的眩晕感还未结束,竟感觉脸上淌过一道​​温热​​——这绝不是预期的风驰电掣! 安全落地后,惊魂未定,抬手一抹,​​满掌鲜红!​​镜中一照,更是惊心:​​满脸血迹斑斑,下巴青紫肿胀如同被重击,嘴唇也迅速肿成了“香肠”​​。美好体验彻底泡汤,只剩一身狼狈与剧痛。 医院检查结果令人倒吸凉气:​​脑震荡!外加面部严重挫伤。​​ 对普通人是痛苦外伤,对这位从事​​妆面模特​​的女孩而言,几乎是晴天霹雳。她的面容就是事业的基石,是赖以生存的“金饭碗”。工作不得不暂停,日常生活亦举步维艰,更让她忧心的是——​​未来会不会留下不可知的后遗症?​​ 悲剧背后,更添愤慨与质疑。事前蹦极景区工作人员曾大力推销​​保险​​,将保障说得天花乱坠。可真当意外发生,他们火速拿出的并非关切与赔付方案,而是冰冷的​​免责协议​​,试图撇清责任!这前后鲜明的态度对比,实在令人心寒:“投保时春风拂面,理赔时寒霜满天”?哪有这般道理! 极限运动固有风险,人们心里多少有数,但这绝不等于场所就能放松应有的安全保障责任。平台设计、设备检测、推落操作...每一个环节都关涉生命安危。景区既然收了钱、提供了服务,安全保障就是其不容推卸的底线责任!若措施到位,怎会让乘客闭眼下落就遭遇如此严重的碰撞受伤? 此事敲响警钟,也给所有热衷挑战心跳的玩家提了个醒: 1. ​​火眼金睛看协议:​​ 体验前的各类协议、​​免责条款务必逐字审阅!​​ 别在紧张或催促中轻易签字,你让渡的权利关乎重大。 2. ​​安全意识不能闭:​​ 即使害怕,关键环节也尽量保持警惕和基本观察。工作人员的操作流程是否规范?设备状况如何? 3. ​​承诺需担责:​​ 对于景区商家来说,推销保险时的热情绝不能替代出事后应履行的赔偿义务和安全复盘。规避责任伤害的不只是消费者,更是自身信誉和市场信心! 蹦极应是挑战自我后的酣畅淋漓,而非失重一秒钟,​​失能数月痛​​!安全无小事,游玩体验需谨慎,商家责任更要扛得住考验。

0 阅读:40

评论列表

稀里糊涂

稀里糊涂

2
2025-07-04 11:53

给钱都不去[祈祷][祈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