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埃及空军嫌弃中国歼-6落后,不愿给钱,僵持不下之际,团长刘国

云海仙踪觅 2025-07-04 00:17:41

1979 年,埃及空军嫌弃中国歼 - 6 落后,不愿给钱,僵持不下之际,团长刘国民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 这个被外汇储备不足 10 亿美元困得捉襟见肘的国家,此刻正将全部希望押在 50 架歼 - 6 战斗机的出口上。 刘国民揣着仅有的 5 美元出国经费登上飞机时,军用挎包里除了皱巴巴的谈判方案,还塞着半块没吃完的硬面饽饽,那是临行前妻子塞进他手里的。 开罗谈判桌上,埃及空军参谋长重重摔下歼 - 6 的性能报告,文件砸在玻璃杯上溅起的红茶渍,在 “中国制造” 四个字上晕染成暗红色。 “这飞机连以色列淘汰的 F-4 都不如!” 对方将领敲着桌面,腕间的瑞士表在空调冷风里泛着冷光。 “除非白送,否则我们宁可采购苏联二手货。” 刘国民看着对方会议室里崭新的美式咖啡机。 想起国内航空厂里工人们还在用搪瓷缸子喝隔夜茶,喉结动了动,把到嘴边的反驳又咽了回去。 三个月拉锯战里,谈判桌成了看不见硝烟的战场。埃及人提出用二手坦克抵账,要求免费培训飞行员,甚至在维修 AN-24 运输机时故意刁难。 当中国技术员被 “没有 AN-20 维修证” 的理由拒之门外,翻译小吴气得直掉眼泪。 刘国民却在深夜的招待所里,就着煤油灯在地图上圈出了转机点:埃及副总统穆巴拉克曾任空军司令,或许能打破僵局。 与穆巴拉克会面那天,刘国民特意借了大使的中山装,浆洗过的衣领磨得脖颈发红。 他将歼 - 6 的优势浓缩成三页报告:单机成本仅 F-4 的 1/5,维护只需基础工具,60 天就能形成战斗力。 当穆巴拉克用铅笔在 “快速填补防空缺口” 处重重划线时,窗外尼罗河的夕阳正好照在刘国民汗湿的后背上,把中山装染成一片金黄。 次日,埃及空军会议室里,先前傲慢的将领们对着电话唯唯诺诺,刘国民听见听筒里传来穆巴拉克低沉的呵斥:“别让中国人看笑话!” 1979 年 5 月 3 日的签约仪式上,1.67 亿美元的合同墨迹未干,刘国民突然想起出发前在机场与妻子的告别。 那时她攥着他的手说:“厂里的老师傅们都盼着这批外汇能买新机床。” 此刻,他摩挲着合同上自己的签名,恍惚看见远在千里之外的航空厂里,工人们举着搪瓷缸欢呼的身影。 当埃及支付的 2769 万美元预付款到账,这笔相当于中国当年外汇储备 14% 的巨款,迅速变成沈阳飞机制造厂崭新的数控机床,变成南昌洪都机械厂轰鸣的生产线。 这场谈判的蝴蝶效应远超预期。次年,60 架歼 - 7 战斗机带着中国军工的新希望飞向开罗,埃及飞行员在试飞报告中写下 “东方奇迹”。 刘国民办公室里的歼 - 6 模型,机翼下总粘着几粒细小的黄沙,那是他从开罗带回的纪念品。 直到 2013 年,这位将毕生献给航空外贸的老人临终前,仍在病床上喃喃自语:“当年要是再大胆些……”

0 阅读:181

猜你喜欢

云海仙踪觅

云海仙踪觅

云海仙踪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