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接棒手出现了!伊以停战后,胡赛武装成功炸断以色列机场,叫嚣以色列不会停止袭击

波览历史 2025-07-03 16:57:29

新的接棒手出现了!伊以停战后,胡赛武装成功炸断以色列机场,叫嚣以色列不会停止袭击。中方的回应亮了!   伊朗和美国签署停战协议后,以色列也以摧毁了伊朗核基地为借口紧随其后,原本三国都以为会暂时渡过一段“平静”时光。   但特拉维夫一处国际际机场内部传来的爆炸声,再次将整个中东带入战火之中,原本“安静”的城市再次上演生死逃亡。   这场发生在2025年7月1日的袭击,不仅让以色列引以为傲的“铁穹”防空系统颜面尽失,更打破了美伊以三国勉强维持的表面平静。    这枚名为“巴勒斯坦-2”的高超音速导弹,以5马赫以上的速度突破以色列防空网,精准命中机场跑道。   袭击过后胡塞武装发表声明:在以色列停止对加沙的侵略前,袭击不会停止,胡赛武装将军事行动与政治诉求紧密捆绑,成功占据道德制高点。    在伊朗选择暂时停战修整时,胡塞武装的逆势崛起显得尤为突兀。   这个原本被视为地区“边缘势力”的武装,如今已成为中东抵抗运动的核心力量。其背后既有伊朗的技术援助,更离不开自身对战略机遇的精准把握。   在伊朗与以色列签署停火协议后,胡塞武装实际上接过了伊朗的“反美”大棒。这种权力转移在5月4日的袭击中尤为明显,当以军空袭也门萨那国际机场时,胡塞武装不仅迅速反击,还公开宣称“替伊朗复仇”。   这种超越国家边界的意识形态纽带,让胡塞武装在地区博弈中获得了更大的行动自由度。    美国驻以色列大使在袭击后甚至公开呼吁动再次启用B-2轰炸机,这种看似强硬的表态,实则暴露了美国在中东的战略被动。   更微妙的是,中国在这场博弈中的角色正悄然变化。   当以驻华领事要求中方施压伊朗,切断与伊朗的贸易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的回答堪称经典:“中东局势升级的始作俑者是谁,国际社会自有公论”。   这种不偏不倚的立场,既维护了中伊正常合作,又不会卷入美以与胡塞的冲突之中,展现了大国的战略定力。   这场看似局限于中东的冲突,实则对全球新一轮的秩序制定产生深远影响。本-古里安机场作为以色列的经济动脉,承担着全国九成的国际客运。   其瘫痪不仅影响旅游业,更可能波及半导体等依赖空运的高科技产业。而胡塞武装对红海航道的持续威胁,已导致多家国际航司暂停飞往以色列的航班,全球供应链的脆弱性再次凸显。   更值得关注的是,胡塞武装的成功可能引发“示范效应”。如果高超音速导弹技术在中东扩散,沙特、卡塔尔等国的防空系统将面临同样挑战。   这种技术失衡可能打破地区军事平衡,迫使各国加速军备竞赛。   参考来源:以色列机场遭胡塞武装高超音速导弹袭击,造成机场运行中断 ·京报网

0 阅读:64
波览历史

波览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