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一个八路军小战士被日军推进狼狗群中,一群恶狗张开血盆大口,露出锋利的尖牙向他扑去,不料小战士一个动作,吓得恶狗掉头就跑,日本兵一个个看得目瞪口呆。 李志强,1930年出生在河北保定山区的一个小村庄,家里种地为生,日子过得紧巴巴。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父亲每天扛着锄头下田,母亲在家织布补贴家用。志强从小体弱,但性子倔强,干活从不喊累,村里人常夸他懂事。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军入侵华北,保定沦陷。日军骑兵冲进村子,烧杀抢掠,志强的父母在扫荡中被杀,13岁的他躲在田边的灌木丛里才捡回一条命。 当晚,八路军游击队救下志强,带他到山洞据点。那里聚集了不少失去家园的孩子,八路军分发粗粮,还教他们识字和武术。志强深受触动,主动要求加入队伍,立誓为父母报仇。部队见他年纪小但意志坚定,收他做小战士。在训练营,志强跟着侦察员学潜伏和跟踪,晚上练拳脚功夫,教官教他如何用最小的力气打倒敌人。志强学得认真,练得刻苦,汗水滴在黄土地上,慢慢练出一身敏捷的身手。他在对练中能灵活闪躲,甚至把高大的战友绊倒,赢得了大家的认可。志强心中只有一个目标:把日军赶出中国,告慰父母的在天之灵。 志强的成长不是一帆风顺。训练营条件艰苦,粮食短缺,冬天只有单薄的棉衣,志强却从不抱怨。他还帮着照顾更小的孩子,分自己的窝头给他们吃。一次侦察任务,他跟着老兵潜入日军哨点附近,差点被巡逻兵发现,幸亏他反应快,藏进草丛才躲过一劫。这次经历让他更懂得隐忍和机敏,也让他在战友中崭露头角,成了小分队的尖兵。 1938年秋,华北的抗日形势越发严峻,日军加藤部队驻扎在北京长辛店一带,豢养了一群日本狼青犬,专门用来恐吓和残害百姓。这些狼青犬是德国牧羊犬和日本秋田犬杂交培育的,体型壮硕,性情凶残,训练时被喂食生肉,甚至被驱使攻击活人,变得异常凶狠。加藤部队以此为乐,常常把俘虏推入深坑,让狼犬撕咬,手段残忍至极。 李志强所在的小分队接到任务,掩护村民转移,结果与日军交火,寡不敌众,十几个战友被俘。日军把他们押到长辛店军营,打算用他们来训练狼青犬。志强被单独挑出,双手反绑,推入一个长六米、宽四米、深三米的深坑。坑里散落着碎石和骨头,散发着刺鼻的血腥味。七八条狼青犬被松开铁链,龇着尖牙,低吼着围向志强。日军士兵围在坑边,脸上挂着残忍的笑意,指挥官冷眼旁观,期待一场血腥的表演。 志强摔进坑底,尘土呛得他咳嗽,但他迅速站起,背靠坑壁,冷静观察狼群的动向。一只领头的狼犬率先扑来,志强侧身闪避,借着坑壁的反力跃起,右腿精准踢中狼犬下颚,狼犬哀嚎着摔倒,嘴角渗血,瘫在地上不动。日军士兵的笑声戛然而止,训犬师挥鞭催促两只狼犬夹击。志强不退反进,冲向左侧狼犬,右脚踢中其腹部,狼犬翻滚出去,发出凄厉叫声。另一只从后扑来,志强猛蹲,待其跃过头顶,起身用肩部撞向狼犬肋骨,狼犬倒地抽搐。 志强趁乱解开绳索,捡起一块尖锐的石块,直视剩余的狼犬。他假装投掷石块,一只狼犬吓得撞上坑壁,其余狼犬挤在坑角,瑟瑟发抖,不敢上前。日军士兵目瞪口呆,训犬师气得脸色发紫。指挥官勃然大怒,拔出手枪,对准志强开枪。子弹击中志强的胸膛,鲜血染红黄土,他高喊着“中华民族必胜!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缓缓倒下,脸上带着不屈的神情。 李志强的牺牲震慑了日军,也点燃了战友们的斗志。被俘的八路军战士被押回牢房后,集体绝食,拒绝配合日军的任何要求。消息通过潜伏的游击队员传到八路军根据地,激起军民的愤怒。八路军指挥部迅速制定计划,决定夜袭加藤部队。1938年11月的一个深夜,八路军小分队潜入长辛店军营,炸毁军犬笼和训练设施,重创日军,救出部分俘虏。加藤部队的嚣张气焰被狠狠打压,日军指挥官在混乱中仓皇指挥,士兵四散逃窜。 志强的事迹在根据地传开,游击队员把他的故事带到每个村庄。村民们编了歌谣,唱着“小英雄志强,血战狼犬坑,宁死不屈服,精神永长存”。这首歌谣在山间田野传唱,激励了更多人拿起武器,加入抗日队伍。志强的牺牲成了抗战精神的象征,让军民看到,即使面对凶残的敌人,中国人也能用勇气和智慧还击。 抗战胜利后,1945年,长辛店的百姓回到故土,在志强牺牲的深坑旁立了一块青石碑,上面刻着“抗日小英雄李志强永垂不朽”。每年清明,村民们带着鲜花和供品,祭奠这位13岁的英雄。志强的事迹被写入地方志,学校里也讲他的故事,孩子们听着他的事迹,懂得了和平的来之不易。他的牺牲不仅是对日军暴行的控诉,也成了激励后人奋进的火种。
1940年,八路军一营被日军三面包围,营长竟诈降,还故意扔枪。急的一个连长大喊:
【1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