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战略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中国继续在俄乌冲突中保持中立,俄罗斯可能要“

默刃 2025-07-03 15:11:01

俄罗斯战略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中国继续在俄乌冲突中保持中立,俄罗斯可能要“重新考虑方向”,这不就是变相在说“中国不够意思”吗? 先得说说中国的立场,中国从冲突一开始就摆明了中立态度,外交部连发了好几份声明,强调尊重各国主权,主张用对话解决问题,反对单边制裁。 就拿2024年9月王毅外长在联合国的表态来说,他代表中国加入“和平之友”小组,呼吁俄乌双方停火,支持所有利益攸关方坐下来谈,还特意提到欧洲国家应该在和谈里发挥作用。 这可不是随便说说,中国这些年一直在给乌克兰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同时也没断了和俄罗斯的正常贸易,就想着两边都不偏袒,踏踏实实当劝和的角色。 再看俄罗斯这边,仗打了三年多,西方的制裁像潮水一样涌过来,经济压力山大。普京总统虽然嘴上说“向东看”是长期战略,但明眼人都知道,这多少有点被逼无奈的意思。 俄罗斯科学院的专家巴巴耶夫就说,过去三年让俄罗斯人重新认识了东方,中国成了商业、旅游和研究的主流方向。现在莫斯科街头跑的中国汽车越来越多,连地铁都有了中文路线图,这些都是“向东转”的实际表现。 可问题是,俄罗斯心里也有小九九。就拿和谈来说,俄罗斯不想让欧盟和英国掺和,觉得他们之前没信用,签了协议也不执行。 但中国觉得,欧洲作为冲突的直接相关方,不参与的话和谈结果可能不稳当,以后还容易出乱子。这种分歧就像两根绳子拧不到一块儿,难免会让俄罗斯心里不痛快。 还有经济合作这一块,中俄贸易额确实涨得挺快,2024年天然气管道输气量都快到380亿立方米了,二手车出口、互市贸易这些也搞得有声有色。 可俄罗斯国内也有声音担心,这么依赖中国会不会被“卡脖子”。比如说,中国汽车大量进入俄罗斯市场,当地车企就有点慌,觉得竞争压力太大。 再加上美国一直在旁边煽风点火,一会儿指责中国“助俄”,一会儿又要求中国选边站,这就让俄罗斯的心态更复杂了。 不过话说回来,俄罗斯专家说“重新考虑方向”,更多是一种策略性的表态,想给中国加点压力,让中国在中立的天平上稍微往俄罗斯这边偏一偏。但中国的中立是有原则的,不是谁施压就能改变的。 就像外交部发言人说的,中国不是冲突的当事方,也没给任何一方提供武器,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劝和促谈,让局势降温。 而且,中国也在积极推动多边合作,比如说成立上合组织开发银行,就是想在经济上把大家绑得更紧,减少地缘政治带来的风险。 其实,俄罗斯心里也清楚,中国的中立对他们也有好处。要是中国真的选边站了,西方肯定会变本加厉地制裁俄罗斯,到时候日子更难过。 再说了,中俄在能源、科技这些领域的合作已经形成了深度绑定,不是说“重新考虑”就能切断的。普京总统自己也说过,中俄关系是“合作的自然方向”,不是一时半会儿的权宜之计。 总的来说,俄罗斯专家的话,与其说是指责中国不够意思,不如说是在表达一种焦虑和期待。他们既希望中国能多给点支持,又担心中国的中立会让俄罗斯在国际上更孤立。但中国的立场很明确,中立不是和稀泥,而是为了推动和平解决冲突。

0 阅读:0
默刃

默刃

默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