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买房🏠的过程中,发现买房人有个对房龄的执念,有很多人张口就说不看20年以上的房源 ,甚至不看10年以上的房源。
在我看房的过程中,有很多2000年-2010年的小区,无论从容积率、户型、面积、管理上都很好的小区,只是因为老而备受排斥[笑哭了R]。
很多人不知道,恰恰是2010-2022年,是开发商最没有底线的十几年,密密麻麻的高层,奇葩可笑的户型,百分之七十几的的房率,薄薄的楼板墙板,都是这些年的杰作[尬住R]。
看房过程中,位于草桥的草桥欣园,便利的交通,小面积得房率高的户型,低密度的小区,还算不错的物业,这些都远远超过那些所谓次新房,就是因为建成年代久,没有电梯🛗而不受青睐。
挨着丰台科技园的怡海花园,石景山的七星园,其实撇开物业不说,望园东里、西里也挺好的。
在全国各地都是这样,2000年以后,刚开始盖商品房后,开发商确实设计和建造了一批不错的房子🏠,当时注重的就是户型、容积率、建筑商、物业、绿化这些方面。在品质上远超后期的高层小区。
其实按房龄买房,房龄长就是老破小、老破大,这就是个执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