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外长警告道:“普京必须知道,任何恶行都需付出代价! 日前,德国外长约翰·瓦德富尔访问基辅,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举行会谈,并发表了一番强硬言论。在公开发声时,他手持一本“俄罗斯战争罪行档案”,面色凝重,试图展现德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坚定立场。 这次,柏林的确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态度。德国政府宣布向乌克兰提供总额高达90亿欧元的军事援助,并计划交付包括“金牛座”巡航导弹在内的高端武器系统。这种导弹射程可达500公里,理论上足以打击莫斯科,德国的表态意在明确传递一个信号:如果俄方继续升级战事,德方不会袖手旁观。 然而,问题也随之而来。德国国防预算本就备受质疑,早前承诺的95亿欧元援助款项,实际上仅到位83亿,账面上近10亿欧元“消失不见”。一边高呼“全力支持”,一边在财政管理上频频出错,德国在对乌援助的执行层面可谓混乱不堪。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德国仍深陷“北溪2号”项目的遗留问题。当年由默克尔政府与俄罗斯达成的天然气协议,如今几乎沦为政治包袱。柏林虽然威胁切断合作,但俄方早已调整输气路线,真正承受后果的反而是欧洲自己。 作为回应,俄军迅速展开大规模反击,发动自开战以来最大规模空袭:数百架无人机和滑翔炸弹袭向乌克兰多个关键军工目标,哈尔科夫的乌军指挥体系甚至一度失联数小时。德国所提供的武器援助,短期内恐难以扭转局势。 即便瓦德富尔在镜头前展示所谓“战争证据”,也难掩西方援助整体正在趋于紧张的现实。美国方面,尤其是特朗普阵营,已经冻结部分援乌军援,德国和英国不得不在舆论压力下勉力支撑。但欧洲能否长久承受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负担,依然是个巨大的问号。 尽管德国高层有军方人士表示“欧洲可以独立支援乌克兰”,但战场数据却反映出相反趋势——乌军的火力消耗从每日五六千发炮弹下降至三四千发,前线火力支援明显减弱。“金牛座”再多,也无法弥补整体弹药供应链的空缺。 与此同时,德国国内对于是否派兵乌克兰的争议愈演愈烈。近期一段录音曝光,显示英法军人早已在乌克兰境内协助导弹操作,而德国仍在犹豫是否效仿。这种一边高调表态、一边谨慎退缩的“政策撕裂”,终将面临现实考验。 俄方的耐心也在逐渐消耗。克里姆林宫已明确警告:如果德国武器直接用于打击莫斯科,将毫不犹豫地对柏林采取报复性打击。这绝非一句空话。当前的局势如同一只火药桶,德国若继续在“极限施压”的边缘行走,恐怕距离失控也只差一步。
欧盟和北约急了近日,丹麦首相公开表示,如果美国决定不向乌克兰提供所需物资,将对
【21评论】【1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