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成立机器人学院,这是准备与华科争夺“新工科”话语权。 从人才培养看,武大

向着目标奋进 2025-07-03 14:20:21

武汉大学成立机器人学院,这是准备与华科争夺“新工科”话语权。 从人才培养看,武大机器人学院2025年将招收90名本科新生,将从小米、宇树等企业聘请10名产业教授。“产业教授”并不是新职务,港科大和南方科大之前已经有先例,当前我们有很多高精尖的“独角兽”企业,他们的研发能力不比高校差,反而因为接受市场化的洗礼,研发方向更有利于工业化生产,这跟高校和研究院以论文为导向的科研完全不同。 武大此次引入产业教授,本质上是在构建"学术-产业"双向赋能的人才培养闭环。一方面,企业导师能将真实项目带入课堂,让学生在机器人运动规划、多传感器融合等核心课程中接触行业前沿问题;另一方面,高校的学术资源也能为企业解决技术瓶颈提供理论指导。这种"真题真做"的培养模式,有望打破传统工科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积弊,培养出既懂底层技术、又能对接产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而这,正是新工科建设中"交叉融合""产教协同"的核心要义。 同城的华科在工科、尤其是机械、自动化等机器人相关领域的深厚积累,以及其自身在产学研融合上的探索,意味着这场关于“新工科”话语权的争夺,将是一场融合学术底蕴、产业洞察与机制创新的综合较量。武大机器人学院的成败,或将重塑未来顶尖工科人才培养的范式。 高校在新工科领域的话语权,本质上取决于能否培养出引领产业变革的人才、产出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成果。当企业的"产业敏锐度"与高校的"学术纵深感"形成合力,将为我国机器人产业注入新的动能。

0 阅读:132

评论列表

zhanghegang

zhanghegang

2
2025-07-04 13:04

这方面武大估计不是毕科的对手

向着目标奋进

向着目标奋进

向着目标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