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比奥一声令下,让美国64年的努力全打水漂,公知们要“断粮”了! 这事儿如果只看

浅瞳 2025-07-03 11:24:08

鲁比奥一声令下,让美国64年的努力全打水漂,公知们要“断粮”了! 这事儿如果只看“美国砍了个援外机构”,你就被表象骗了。真正砍掉的,是美国64年来借“援助”之名,对全球输出意识形态、操控舆论的那条灰色管道。 而最恼火的,不是那些南方国家,也不是所谓的“发展项目受益者”,而是吃这碗饭的那群“公知”、传媒人和舆论掮客”。这波叫断粮,不是比喻,是字面意义上的经济制裁。 美国国际开发署成立时间1961年,冷战时期美苏斗法的产物,表面看是干好事——扶贫、抗疫、救灾,实则是全球最专业的“意识形态输出中枢”。 几十年来,这个机构的游戏规则就是:你国家要粮,我先送点“民主”;你政府要钱,我先教你怎么说话;你媒体要发展,我把“普世价值”一并打包塞给你。 说得再露骨一点:一手援助,一手洗脑,一边投喂,一边换立场。 关键是,被喂的人,还得说谢谢。 但现在这一整套打法,被特朗普一把撕了。 而且不是象征性收缩,是整机构封杀,人员裁撤、资金冻结、权力剥离,全数收编到国务院,砍掉的不是业务,而是“自带主张”的那部分“行动能力”。 这可不是简单的“节省预算”。按特朗普的调子——这帮人,几十年拿着纳税人的钱,养出了一堆吃里扒外的所谓“国际NGO”和“第三方独立媒体”,最后干的不是美国利益,而是打着援助旗号四处作妖。 人家很清楚:软实力不能无脑烧钱,更不能养出一批自己都控制不了的“外包宣传队”。尤其是这些队伍,早就成了某些前任总统的“海外政绩图腾”。 你看奥巴马、布什跳得最快,英国外相拉米急得最像“海外员工代表”——他们怕的不是美国影响力下降,而是自己那点“人设资产”清零了。 这回,受伤最重的,就是那些拿着“外援”做“舆论攻击”的所谓“独立媒体”和公知团队。尤其是在中国、俄罗斯、伊朗这些他们重点“业务市场”,以前是有人罩着、有人发钱,现在全线断供。 按照马斯克旗下“政府效率部”的审计报告,700多家海外“独媒”、6000多名“国际自由媒体人”曾直接或间接受到该机构资助。说白了,这帮人就是美国花钱雇的“键盘远征军”。 你以为他们写稿是自发良心驱动?别傻了。稿子背后有预算,姿态背后有“项目编号”。 而中国这边,长期以来被这波人捣鼓得够呛。什么“体制批评”“国别模型分析”“软性叙事”——包装得再精致,说穿了就是一帮收外包的钱,替别人说话的写手。 现在,奶嘴拔了,水断了,靠这口饭吃饭的人,不愁慌吗? 但别指望这帮人真就此消停。他们断了一根管子,还会去找别的水源。该跑的会跑到别国机构门前继续求奶,能转型的干脆投身商业公关、平台策划,嘴脸会换,功能不会停。 这也是我们该警惕的地方。“断粮”只是打乱节奏,打击不能靠特朗普一个“关门决定”就此收尾。 接下来我们能做什么? 第一,识破话术,别再拿“外国援助项目”当真善人; 第二,盯紧落地渠道,防止这些“舆论中间商”换马甲再来; 第三,主动构建自己的叙事力量,别总是被别人设定语言逻辑。 说到底,美国国际开发署的死,不是全球灾难,而是全球某些“舆论生意人”的冬天。 而我们这边,正好是一次机会,看清谁是真传播、谁是“带资进组”; 也是一次机会,让自己的声音,不再靠反驳别人来证明正当性。 再不然,还得等下一个“舆论外包中心”出手,重新喂回来。那才是真的可惜。

0 阅读:21
浅瞳

浅瞳

关注我,一起来关注娱乐消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