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立陶宛媒体确认:立陶宛拒绝所有中国外交官入境,导致自5月中旬以来,该国境内已经没有一位中国外交官在岗。 立陶宛,这个位于波罗的海沿岸的小国,面积还没中国一个省大,人口也不到三百万,可现在,它境内竟然没有一名中国外交官了,这意味着它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外交关系,差不多已经到了“事实性中断”的地步。 说起来,立陶宛和中国的关系,以前也不是这样的。1991年两国建交后,虽然不算特别亲密,但也相安无事。 可到了2021年,一切都变了。那年,立陶宛不顾中国的多次警告,允许台湾当局以“台湾”的名义在维尔纽斯设立代表处,这可实实在在地触犯了中国的红线。 从那以后,立陶宛就不断做出挑衅行为。2024年底,它找了个“违反外交规范”的理由,把三名中国外交官给驱逐了。 而到了2025年5月,更是过分。中国驻立陶宛代办处的最后一位外交官,因为公事短暂离开立陶宛,等回来的时候,居然被边境给拒绝入境了。 立陶宛给出的理由,什么证件缺章,申根区停留时间超了,听起来好像有理,但明眼人都知道,这就是找借口。 在这之前,他们就已经悄悄收紧了中国外交人员的签证,不是拖延就是拒发。所以,到了6月,立陶宛境内就再也没有中国外交官了,领事业务也只能交给驻拉脱维亚使馆来代管。 很多人都不明白,立陶宛这么个小国,哪来的胆子这么做呢? 俄乌冲突的时候,它作为北约东翼国家,就带头制裁俄罗斯,还封锁过加里宁格勒。这次在对华问题上,它也是想通过激进的姿态,向西方阵营表忠心,觉得这样就能从美国那里换来安全承诺和经济援助。 面对立陶宛的挑衅,中国一开始还是很有诚意的,多次表示愿意对话解决问题,可立陶宛根本不领情。 后来中国召回了大使,把两国关系降为代办级,除了一开始的外交谴责,也没有采取那种大张旗鼓的报复行动。 但这可不代表中国软弱。到了6月初,中国正式通知立陶宛,短期内不会恢复大使级关系,这就表明中国对它的态度已经彻底失望了。 而且,中国在经济领域的反制,也让立陶宛尝到了苦头。官方交流中断后,立陶宛的货物在中国海关没了绿色通道,它自己把自己从“一带一路”的物流版图中剔除了,可市场是很现实的,它空出来的位置,很快就被邻国补上了。 这场政治秀,让立陶宛损失惨重。它以为能靠西方,可最后发现,西方盟友大多只是口头支持,实际好处根本没得到多少,反而失去了中国这个重要的市场和宝贵的外交资源,实在是得不偿失啊。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这场博弈的输赢,其实已经很明显了。这也给其他小国提了个醒:还是要保持清醒,为自己的国家谋取长远利益,而不是盲目地选边站队啊!
普京确认出席规格,美总统也来?一旦9月全赴京,最大输家将诞生。俄罗斯总统普京已
【49评论】【8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