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交换俘虏仪式,一位骨瘦如柴的男子向我方走来,他是志愿军60军180师

繁花似锦映天涯 2025-07-03 01:57:09

1953年,交换俘虏仪式,一位骨瘦如柴的男子向我方走来,他是志愿军60军180师政委吴成德,没想到回国后他却被开除党籍,撤销军职。然而,当人们看到他的遗物时,不禁大吃一惊。 吴成德,1915年出生在湖南一个普通农村家庭,小时候家里穷得叮当响,但他硬是靠着聪明劲儿读了书,当上了小学老师。那时候日本鬼子侵略中国,他看不下去,干脆扔下教鞭,跑去参加了红军。别看他是个文弱书生,打起仗来一点不含糊,脑子活,手脚快,很快就成了部队里的骨干。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他跟着部队南征北战,吃过不少苦,也立了不少功。到后来,他升到了第60军180师政治部主任,还当上了代政委。这可不是靠关系爬上去的,那是实打实拼出来的。 1950年,抗美援朝打响了,吴成德跟着180师上了朝鲜战场。那时候条件苦得没法说,冷得要命,吃不上热饭,子弹还得省着用。可他从不抱怨,带着战士们扛着枪就往前冲。到了1951年的第五次战役,情况彻底乱了套。180师被美军围得死死的,撤都撤不下来。吴成德当时完全可以自己跑,但他没干这事儿。他看部队里还有不少伤员,扔下他们他心里过不去,就带着这些伤员硬是打起了游击战。这一打就是14个月,吃的没了就啃树皮,子弹没了就跟敌人肉搏。结果还是没顶住,吴成德被俘了。 进了美军战俘营,吴成德可没享福。那地方跟人间地狱差不多,吃的是烂菜叶子,住的是漏风的破棚子,美军还三天两头审讯他,想让他投降。吴成德是条硬汉,宁可饿着冻着也不松口。听说有一次审讯,他被打得满嘴是血,还是咬着牙不吭声。时间长了,他瘦得皮包骨头,走路都得扶着东西。可他那股劲儿没丢,愣是熬到了1953年交换俘虏的时候。 1953年,吴成德终于回到祖国了。那天交换俘虏仪式上,他穿着破军装,瘦得像根竹竿,步子都迈不稳。可他没想到,迎接他的不是表彰,而是冷冰冰的处分。因为被俘,他被扣上了“失节”的帽子,直接开除党籍,军职也给撤销了。这对他来说,比战俘营的折磨还狠。那时候的政策就是这样,不管你是因为啥被俘,只要当了俘虏就是问题。吴成德不服啊,他觉得自己没做错啥,可没人听他的。没办法,他被下放到农场干活,这一干就是28年。 农场的生活苦得没法说,天天起早贪黑干重活,吃的是粗粮,住的是破宿舍。吴成德岁数不小了,身体又差,可他没闲着,一边干活一边写材料申诉。他觉得自己受了冤枉,总得给自己讨个说法。那些年,他没啥钱,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可他还是攒了点钱捐给希望工程,足足4万多块。这老头儿心眼儿真不小,苦了自己也不忘帮别人。熬到1982年,上面终于给他平反,恢复了党籍和军籍,还给了军级待遇。可惜那时候他已经老了,身体也垮了。 吴成德去世后,家里人收拾他的东西,发现了一双破得不能再破的军鞋。鞋底磨得光秃秃的,鞋面全是补丁,层层叠叠的,像个老兵的勋章。这双鞋是他从朝鲜战场上穿回来的,跟着他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全写在这上面了。看到这双鞋的人都忍不住掉眼泪,一个英雄硬生生被磨成这样,谁看了不心疼?更别提他还捐了那么多钱,这份心气儿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吴成德的故事听着让人憋屈,他拼了命打仗,最后却落了个这样的下场。那时候的政策确实有它的道理,打仗不能输气势,被俘就得处理。可回头想想,像吴成德这样的人,骨头硬得跟钢一样,咋能说他“失节”呢?他要是真投降了,早就过上好日子了,何必受这28年的罪?历史这东西,有时候就是这么不讲理,把英雄踩在脚底下,等到平反的时候,人早就熬不住了。

0 阅读:0
繁花似锦映天涯

繁花似锦映天涯

繁花似锦映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