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最大的功绩,是把俄罗斯从一个帝国打成了一个国家,把自己从一个国家打成了一个

婵秋韵浓 2025-07-02 12:23:27

乌克兰最大的功绩,是把俄罗斯从一个帝国打成了一个国家,把自己从一个国家打成了一个部落。伊以冲突,最着急的就是泽连斯基,因为欧洲如果不看他们的戏,他们就不会给他们钱。 以前的俄罗斯,总想着恢复苏联荣光,在东欧搞“势力范围”,在中亚玩“资源控制”,甚至把手伸进中东和非洲。但乌克兰一仗打下来,俄军的拉胯表现彻底暴露了帝国的外强中干。2024年俄军虽然拿下了顿涅茨克部分地区,但整个战争机器已经被拖入消耗战。莫斯科的军费开支占比飙升到GDP的15%,石油收入却因为制裁缩水了40%。以前普京敢在叙利亚、格鲁吉亚说打就打,现在连乌克兰东部的小城都得靠动员兵填战壕。俄罗斯从“全球棋手”变成了“地区强权”,这代价不可谓不大。 而乌克兰这个曾经的欧洲粮仓,现在变成了一片废墟。2024年乌军丢失了3600多平方公里领土,哈尔科夫、扎波罗热的工业区被俄军炸成平地。人口结构被彻底破坏——800万人逃离家园,200万青壮年战死或伤残。泽连斯基政府为了补充兵力,2025年初不得不从空军、海军抽调5万人转陆军,这种饮鸩止渴的做法,让乌军的现代化进程倒退了十年。现在的乌克兰,连粮食出口都得靠西方护航,经济命脉完全攥在别人手里。 伊以冲突一爆发,泽连斯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欧洲的注意力被中东吸引,对乌克兰的援助开始打折扣。欧盟虽然承诺2025年提供306亿欧元,但匈牙利、斯洛伐克等国公开反对增加军援。更糟糕的是,伊以冲突推高了全球油价,俄罗斯每天多赚3亿美元,这直接增强了莫斯科的战争能力。泽连斯基心里清楚,欧洲选民对乌克兰的同情正在被中东难民、能源危机稀释。2024年10月他访问欧洲四国时,马克龙、朔尔茨虽然嘴上支持,但实际承诺的援助比预期少了20%。 泽连斯基的焦虑,本质上是对“表演依赖症”的恐惧。自2022年战争爆发以来,他把乌克兰的命运押在了“全球舆论战”上。从在联合国演讲到拍短视频募捐,从蹭G7峰会到拉拢马斯克,泽连斯基把自己变成了“战争网红”。但这种策略的副作用正在显现——欧洲民众开始质疑,为什么要为乌克兰的战争支付每升2欧元的油价?为什么要让自己的国防预算被基辅消耗?2025年1月民调显示,泽连斯基的支持率跌到49%,而前总司令扎卢日内却以72%的支持率领跑。这说明乌克兰民众已经厌倦了“表演政治”,渴望真正的和平。 乌克兰的悲剧,本质上是小国在大国博弈中的无奈。泽连斯基本想通过“以夷制夷”的策略,把乌克兰变成西方对抗俄罗斯的前线,换取加入欧盟和北约的门票。但他没想到,欧洲的热情会随着时间消退。现在的乌克兰,一旦失去外界的关注和资源,就会陷入生存危机。

0 阅读:11
婵秋韵浓

婵秋韵浓

婵媛秋韵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