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一场凶猛的特大暴雨席卷贵州榕江,留下了一片泽国。积水不仅吞噬了街道,更涌进了商铺仓库——其中就包括一位鞋店老板的“心血”。
近200万“踩”进水里,能捞回一点是一点 眼看着价值近200万元的崭新鞋履被脏水浸泡,老板的心痛可想而知。“都是高价进来的货啊!”他无奈道。原价300元到800元不等的品牌鞋,无奈成了“水浸品”。与其让它们彻底报废,不如咬牙止损——老板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通通一口价,100元/双! 远远低于成本,只为能挽回哪怕一点点损失。用他的话说:“能少亏一点,是一点。”
清仓现场,顾客捡“宝” 消息迅速传开。门店内,挤满了闻讯而来的当地顾客。大家拿起鞋子仔细检查:面料有没有损坏?线头是否牢固?鞋底有没有变形?眼见为实,满意就买,不问价、不还价。 不少人觉得,就像自己鞋子偶尔踩进水坑,只要彻底清洗消毒,依旧是好鞋。百元入手品牌款,不少人直呼“值了”!
意外热搜,老板选择“关门” 现场图片和视频在网上传开,暖流涌动。许多热心网友隔着屏幕被这位老板的遭遇和行动打动,纷纷表示:“老板在哪?想下单支持!”“太不容易了,买几双帮帮他!” 然而,面对这份汹涌而至的网络支援,老板却作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婉拒”。 “心意我真的特别特别感谢!”他真诚地解释道,“但网上买鞋,大家看不到实物,寄到家万一不满意,退换太麻烦。咱不能让你花了钱却买不到百分百满意的东西。”
良心底线:坏的不卖,善者有惠 老板进一步强调了自己的原则:他并非所有水泡过的鞋都拿出来卖。那些浸泡严重、有明显污损或变质的鞋子,已经统统挑出来报废处理了。能上架的,都是相对受损较轻、经处理后仍可放心穿着的。 更令人感动的是,对于那些曾在洪灾现场奋战的清淤志愿者,老板更有一份特别的心意:“他们太辛苦了,来了,我一定再给优惠点!”这份默默的感谢,低调而温暖。
余温蔓延:互帮互助的情谊 榕江的这个角落,灾后的愁云中透着人性的亮光。不仅鞋店如此,其他服装店也在以类似的方式处理受损的衣物(50元-100元不等)。顾客们看在眼里,理解和默契油然而生——不议价,成了彼此间无声的尊重与支持。 老板的“不挣网友钱”背后,是对他人负责、对自己诚信的朴素坚守。他用实际行动书写着灾后重建路上,最朴实、也最动人的生意经:亏本可以,但亏了良心不行。 这份来自榕江的善意,在网络与现实间静静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