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创立的大疆公司是美国最痛恨的中国公司,被老美罚20亿,但他却一分都不给。面对老

魔法秘尘 2025-07-01 21:30:10

他创立的大疆公司是美国最痛恨的中国公司,被老美罚20亿,但他却一分都不给。面对老美的制裁,他毫不在乎,反手涨价13%,气得老美拿他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一边制裁,一边高价购买他的产品,他就是大疆无人机创始人——汪滔。 大疆,2006年在深圳一个破旧小仓库里起步,创始人就是汪滔。 那时候,谁也没想到这个小团队能干出啥名堂。短短十几年,大疆就成了全球无人机市场的老大,产品卖到100多个国家,市场份额稳稳超过70%。 早些年,大疆的产品还挺粗糙,2007年推了个飞控系统XP2.0,能飞远点但不稳定。2008年,XP3.1出来了,悬停功能开始有点样子。 真正让大疆起飞的是2015年的Phantom 3,这款无人机拍出来的航拍画面高清得不行,还贼好操作,直接把市场炸开了。 从那以后,大疆在美国市场的份额蹭蹭往上涨,到2017年已经占了80%。 现在的大疆,不光是航拍无人机的王者,还把触手伸到了农业、物流、安防这些领域。比如2023年出的Osmo Pocket 3,小巧便携,视频创作者抢着买;2024年还跟物流公司搞了个无人机配送试点,给偏远地方送药。 可以说,大疆已经不是一家单纯的无人机公司,而是个技术驱动的巨头。 汪滔出生在浙江杭州,小时候就喜欢鼓捣飞机模型啥的。后来考进华东师范大学,但学了一年后觉得没意思,退学跑去香港科技大学念书。 他碰上了机器人专家李泽湘,算是找到了人生方向。2005年,他在毕业设计里试着搞了个遥控直升机的飞控系统,虽然没成功,但这事儿点燃了他的创业火苗。 2006年,汪滔拉上两个同学,凑了200万港币,在深圳开了大疆。刚开始那几年,仓库里没啥好设备,资金紧,他跟团队天天加班,焊电路板、调程序,忙得脚不沾地。 早期的飞控系统卖得不好,但汪滔没放弃,一步步改进技术,终于在2010年有了起色。那年销售额才300多万,可到了2013年,直接飙到8个亿,员工也破了千人。 汪滔这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对技术死磕。他常说,技术不过关,啥都是白搭。所以大疆每年砸好几十亿搞研发,研发团队现在都5000多人。 2022年,深圳那座“天空之城”总部大楼一亮相,直接成了大疆实力的象征。汪滔说:“我们要让世界看到中国科技的高度。” 他确实做到了。 大疆这么厉害,美国自然急了。2017年,美国陆军先跳出来,说大疆无人机有“网络安全风险”,直接禁用了。2019年,美国搞了个关税大棒,中国货全被波及,大疆也跑不掉。 2020年,美国商务部把大疆塞进“实体清单”,说是威胁国家安全,限制它在美销售。2023年,美国航天公司Textron又告大疆侵权,法院判赔2.79亿美元,差不多20亿人民币。 美国这套组合拳,打得挺狠,想把大疆摁死。可大疆不吃这套,汪滔更是一点没慌。他直接拒绝掏这20亿,带着团队上诉,说大疆的技术是自己研发的,最后跟Textron和解了。 今年,大疆还反过来告美国国防部,要求摘掉“中国军工企业”的帽子。汪滔拿着技术白皮书,一条条怼回去,非常硬气。 面对美国这些招,汪滔的策略简单又直接:技术硬,市场说话。 关税来了,他把Mavic系列涨价13%,比如Mavic Air从799美元涨到919美元。照理说涨价会丢客户吧?可美国人还是买得欢,因为大疆的东西实在太好用,别的牌子根本比不上。 2021年,大疆推出Mavic 3,双镜头设计,直接把性能拉满,市场反馈好得不行。研发投入一点没减,反而更多,2023年销售额愣是不降反升。 汪滔心里清楚,只要技术过硬,用户就不会跑,市场就是最好的底气。 他还主动出击,2024年这场跟美国国防部的官司,就是要证明大疆的清白。这不光是为公司争口气,也是给中国科技企业撑腰。 制裁归制裁,罚款归罚款,大疆在美国市场的地位愣是没动摇。2023年,美国市场份额还是稳在80%左右,消防队、警察、航拍爱好者,哪个离得开大疆? Mavic 3一出,美国客户试飞完都说这画质和稳定性没得挑。甚至有美国媒体酸溜溜地说:“一边制裁一边买,真是打脸。” 全球市场也是,大疆的无人机卖得跟热饼似的。2023年,Osmo Pocket 3一上市,订单就排到手软。2024年的物流无人机试点,更是让业界看到大疆的新野心。 可以说,美国的压力没压垮大疆,反而让它更强了。

0 阅读:77

猜你喜欢

魔法秘尘

魔法秘尘

魔法秘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