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什么会失去伊朗?为何说:一个好人如何折损美国20年国运。 詹姆斯·厄尔·卡

盛世需点兵 2025-07-01 17:19:10

美国为什么会失去伊朗?为何说:一个好人如何折损美国20年国运。 詹姆斯·厄尔·卡特,1924年出生在佐治亚州普莱恩斯一个花生农场主的家庭,家里不富裕,但父母勤劳朴实,父亲种地,母亲做护士。卡特从小帮家里干农活,读书也很刻苦,1946年从美国海军学院毕业,进了潜艇部队,干得一丝不苟。退役后,他回老家接手农场,生意不好做,但他硬是凭诚信撑了下来。后来他踏进政坛,先当了佐治亚州参议员,又当上州长,推了不少教育和环保的政策,还因为反对种族歧视在南方出了名。 1976年,卡特靠着“华盛顿局外人”的招牌竞选总统。他走遍美国,接地气地跟选民拉家常,承诺要搞个清廉的政府。结果他还真打败了对手福特,当上了总统。他的理念受基督教影响,特别看重人权和道德,办公室里老是堆满文件,想把美国带上正路。可他也有短板,不太会玩政治手腕,经济上又赶上滞胀,外交上冷战和中东的事儿让他焦头烂额。伊朗的乱局,成了他最大的考验。 卡特当总统时,美国正跟苏联掰腕子,中东的油田又是全球的命脉。伊朗那会儿是美国的好兄弟,卡特得稳住这块战略要地。可1979年伊朗革命一爆发,卡特的日子不好过了。他想凭道德和原则处理危机,但外交这潭水太深,他的路子没走对。伊朗的事儿,不光让他丢了面子,也让美国在中东的地位晃了晃。 说起美国为啥丢了伊朗,得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讲起。那会儿,伊朗在巴列维国王的带领下,跟美国关系好得跟哥们儿似的。1953年,美国和英国联手搞了个政变,把民族主义的摩萨台赶下台,扶巴列维上位。这事儿让不少伊朗人窝火,但巴列维上台后,伊朗成了美国的铁杆盟友。伊朗学美国的经济模式,市场向美国公司敞开大门,通用电气、IBM这些大企业都去投资。美国军队还能驻扎在德黑兰附近的空军基地,尼克松1972年访伊朗时,还夸伊朗是“世界和平的基石”。 可好日子没持续多久。巴列维的亲美政策让伊朗国内的不满越积越多,很多人觉得他把国家卖给了美国。1979年,伊斯兰革命来了,巴列维的王朝垮了,霍梅尼成了新老大。这场革命把美伊关系彻底搞砸,尤其是那场人质危机,成了导火索。1979年11月,一群革命支持者冲进美国大使馆,抓了66个美国人当人质。这事儿震惊了全世界,美国的脸算是丢尽了。 卡特那会儿当总统,他为人老实,讨厌政治勾心斗角,外号“好人”。可面对人质危机,他没啥经验,处理得有点手忙脚乱。他先是派特种部队去救人,行动叫“鹰爪行动”,结果因为设备故障和情报失误,行动彻底失败,死了八个美国士兵。这下美国在伊朗的威信一落千丈。卡特还不死心,又使出经济制裁的招,冻结伊朗的银行账户,禁止跟伊朗做生意,连伊朗的石油都不买了。政治上,他直接跟伊朗断交,把关系掐得干干净净。 卡特本想着用高压手段逼伊朗放人,可这招没奏效。霍梅尼反过来拿制裁当宣传,告诉伊朗人这是美国在欺负他们,伊朗国内的反美情绪被彻底点燃。1981年1月,人质终于放了,但美伊关系已经回不到从前。这场危机让美国丢了伊朗这个战略伙伴,中东的局势也变了样,伊朗跟苏联走得更近,美国的影响力大不如前。卡特的决定,成了美伊关系翻车的起点。 人质危机一结束,美伊关系就彻底凉了。1980年代,两国在波斯湾没少较劲,美国军舰盯着伊朗的船,伊朗的快艇也虎视眈眈。两伊战争打得火热,美国站伊拉克,帮着提供武器,伊朗的油田被炸得冒黑烟,双方恨意越来越深。伊朗的反美路线在霍梅尼的带领下越走越远,美国在中东的地位被削弱,沙特这些盟友虽然还跟美国好,但美国对中东的控制力明显不如以前。 美伊关系后来一直没缓和,断交持续到今天,制裁和对抗成了常态。伊朗的核计划又让两国关系雪上加霜。卡特的经历让人唏嘘,一个老实人想干好事,可外交这摊事儿,光靠道德可不行。他的失误,不光让美国丢了伊朗,还让美国在中东的布局乱了套,国运硬生生折了20年。

0 阅读:7
盛世需点兵

盛世需点兵

感谢大家的关注